点击放大

北京国际短片联展

日期:
2017年11月10日 - 2017年11月20日以往展览
开幕:
2017年11月10日 15:00

展览简介

11月,首届北京国际短片联展(Beijing International Short Film Festival,简称BISFF)将在北京启动,11月10日-20日在尤伦斯艺术中心(UCCA)、CHAO艺术中心、法国文化中心、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电影自习室、目的地酒吧(DESTINATION)、激发研究所(IFP)、摄影笔(CAMERA STYLO)、乐空间、Fruity Space等场地进行放映和展览。此外,本届BISFF还与加拿大国家电影局(NFB)合作,在影展期间推广数款交互性影像作品。

BISFF面向短片影像,将脉络伸向世界,尝试跳脱传统电影节模式,讨论影像的任何可能性:结构,语法,逻辑,文本,声波,像素…...纷纷从影像的先决条件中剥离,并转变为可以被假设的语境。

 

短片,Short Film,在有限的时长里蕴藏着无限的可能,这是在读图时代的新视觉体验,它正以其极端性和自由性呈现了一个个开放的问题、勇敢的论点和思想的碎片。无论是叙事短片、纪录短片、实验短片、装置作品、媒体跨界,抑或即兴创作,在BISFF里,一切短时间内有计划、有预谋的旨在触发感官的介质集合,都被我们视作短片作品。

首届BISFF包含“展映计划”和“艺术项目”两大方向,由丁大卫与李媛媛共同策划,作品选择上兼具广度和深度,创作者来自中国、英国、美国、法国、比利时、加拿大、波兰、捷克、瑞典、丹麦、荷兰、黎巴嫩、墨西哥、匈牙利、哥伦比亚等国家和地区。BISFF试图在更为实验性和跨领域的范畴内拓宽影像语言的可能性,以开放的形式在学术及大众之间取得平衡。

六大放映单元

在展映部分,BISFF将分为六个主要单元放映近60部作品。在国际部分,“Nebula 星云”虚构类短片单元,“图卷Fresco”非虚构类短片单元、“幻景Mirage”实验类

短片单元,展映40多部作品。实际上,这些影片曾经出现在包括柏林、戛纳、威尼斯、多伦多等大型国际电影节,法国克莱蒙费朗(Clermont-Ferrand)短片电影节,罗马独立电影节,纽约MoMA新导演新影像展(New Director New Film),以及法国电影“凯撒奖”的提名名单和获奖名单上。这些来自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作者中有多位已揽获过包括短片金熊奖,威尼斯短片金狮奖,克莱蒙费朗影展大奖,“让·维果”在内的多项大奖。而华语展映部分则按照“潮汐Marée”独立短片单元、“回响Résonance”单元、“光晕Halo”学院短片单元的线索进行梳理,从华语短片的创作群体和创作代际上予以陈列。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