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放大

首届亚洲双年展暨第五届广州三年展

日期:
2015年12月11日 - 2016年4月10日以往展览
开幕:
2015年12月11日
空间:
广东美术馆(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白云街道二沙岛烟雨路38号)

展览简介

首届亚洲双年展暨第五届广州三年展将于2015年12月11日至2016年4月10日在我馆展出。展览正在进行紧张筹备,策展团队的各位策展人经过仔细周密的思考陆续提名了各自的“心水”艺术家。除了之前公布的展览主题“亚洲时间”及部分幕后花絮外,今天,微信君将要剧透部分艺术家名单啦~新鲜出炉,不容错过哦~

阿德尔•阿比丁 Adel Abidin (芬兰)、姜爱兰 Airan Kang(韩国)、阿尔敏•林克和XML小组 Armin Linke and XML(意大利,荷兰)、巴尼•海卡尔Bani Haykal(新加坡)、北斗星小组 Big Dipper Group(中国)、卜冰 BuBing(中国)、盐田千春 Chiharu Shiota(日本)、日得艾兰 Ella Raidel(奥地利/中国台湾)、艾斯特•莎莱夫-格尔兹 Esther Shalev-Gerz (以色列)、傅文俊 Fu Wenjun (中国)

郑锦衡 Geumhyung Jung(韩国)、何子彦 Ho Tzu Nyen(新加坡)、林宏璋 Hongjohn Lin(中国台湾)、胡项城 Huxiangcheng(中国)、贾拉勒•托夫克和格拉茨拉•利兹卡拉•图斐克 Jalal Toufic and Graziella Rizkallah Toufic(伊拉克/黎巴嫩)、扬•凯拉和杰保•克努蒂拉 Jan Kaila and Japo Knuutila(芬兰)、扬•西蒙 Janek Simon(波兰)、乔布•科里唯京 Job Koelewijin(荷兰)、咸京我 Kyungah Ham(韩国)

梁美萍 Leung Mee Ping (中国香港)、玛拉蒂•苏里约达摩 Melati Suryodarmo(印度尼西亚)、黄汉明 Ming Wong(新加坡)、 娜丝琳• 塔巴塔拜和巴巴克•艾菲斯比 Nasrin Tabatabai & Babak Afrassiabi(伊朗)、娜塔莎•萨德尔 Natasha Sadr Haghihian (德国)、NC小组 NC GROUP(中国)、奥马•法斯特 Omer Fast(德国)、裴咏梅 Pei Yongmei(中国)、普拉尼特•索伊 Praneet Soi(印度/荷兰)

萨拉•范•德•海德 Sara van der Heide (荷兰)、萨利姆•阿里夫•夸德里 Saleem Arif Quadri(英国)、萨拉•苏 Sarah Sze (美国)、郑恩瑛Siren Eun Young Jung(韩国)、骆佩珊Susan Pui San Lok(英国)、唐•安吉 Tiong Ang (印尼/荷兰)、王维 Wangwei (中国)、余旭鸿 Yu Xuhong (中国)、原弓 Yuan Gong (中国)、岳敏君 YueMinjun (中国)、 张小涛 Zhang Xiaotao (中国)等

2015年首届亚洲双年展暨第五届广州三年展将成为亚洲最大规模的双年展之一,将拓展与延伸2013年在广东美术馆举办的亚洲美术策展人论坛的主题“亚洲意识与亚洲经验”,进一步深度聚焦和探讨全球视野下亚洲艺术的发展。

本次展览探讨了矛盾的两方面:一是西方的、全球角度的“世界时间”(包括:加速、急速、可见性、枯竭、超越/进步的现代性、超资本主义、知识生产和经济等),二是与之相对的亚洲时间(包括:平静、思考、专注、多样的现代性以及对价值观和智慧的重视)。由于东西方的内在冲突及相互依存性,东西矛盾或许也带来了一种必需的竞争性刺激,而这塑造、或是重塑了当今亚洲对时间的发现与感知。

“亚洲”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时空概念。随着政治文化的多元发展、亚洲经济的崛起、艺术生态的开放,亚洲文化逐渐走向世界前台,亚洲的现状与未来日益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亚洲艺术不仅作为亚洲问题与意识的重要表征,更成为全球化问题的集中代表。

从这个角度出发,首届亚洲双年展暨第五届广州三年展希望能引起对现今“世界时间标准”的反思,其目的并不在于以另一种时间形式取而代之,而是要破除仿佛与之有本质联系、以自我中心、排他和扩张的逻辑。因此,展览主要着重于当地视野对亚洲时间的理解,最终目的则是以亚洲视野重新校准现存的“世界时间”基准。从艺术角度得出一种对时间的全新理解,或许能应对当前在全球化概念及资本主义形式下日益演变的危机。

本次展览以“亚洲时间”为主题,展览选址广州,因为广州在古代丝绸之路以及现今的亚洲经济中都具有重要地位,展览将致力于探索不同模式以及多元视角,从而能为今后“亚洲时间”这一概念做出更好的解释,同时也将对亚洲的思考延伸至地理历史概念之外。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