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的裸体一目了然,其视觉效果取决于所处的周边环境。绘画中...
2012.07.24
“中国当代青年水墨年鉴”项目系列展览
艺术家:程保忠、郝量、康春慧、刘琦、彭剑、秦艾
策展人:吴秀华、陈琳
学术主持:赵力、罗诺德
展览时间:2016 年 11 月 2 日 - 2017 年 1 月 8 日
展览场地: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冯平山楼二层)
“思古”、“怀古”是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的重要母题,中国传统文化的绵延特质在很大程度上便来源于这种对“往昔”无处不在的崇敬和遵从。但作为本次展览题目的“思古”所要讨论的并非这种古典意义上或文学性的复古创作,而是希望以水墨创作为切入点,梳理中国当代艺术在复杂的当代文化背景之下,对于“古”的重新认识与呈现。
从目前代表性的当代水墨作品来看,作为创作来源的“古”主要包括物质文化、文本和艺术史传统三个层面。物质文化层面的“古”主要指具有鲜明历史特征的古代物品,或仿拟古物、能够令人联想到久远历史年代的物品及其局部,如服饰、器物、织物纹样、建筑及建筑构件等。文本层面的“古”既指经典古文篇目的文本内容,也指由内容生发出的联想及创作题材。作为艺术史传统的“古”含义及层面更加丰富,并且不限于中国艺术史传统——在青年一代水墨艺术家的创作中对亚洲其他国家及西方古典艺术的借鉴并不鲜见。其一,古代绘画史上的经典图像及题材;其二,各历史阶段古代绘画的典型图式与风格;其三,古典艺术作品所蕴含的审美倾向或所谓“古意”;其四对笔墨旨趣的追求(特指中国传统绘画范畴)。“思古”则意味着对这些视觉资源和文化传统的认识、反思、吸收和重构过程,以及最终在创作中的呈现。具体到每一位艺术家创作的个案,这一过程及呈现都十分复杂而精妙。
本次“思古——中国当代艺术展”参展艺术家对于“古”的独特理解及多元呈现,提醒我们“复古”已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尤其是当代水墨一个不容忽视的创作趋势。不同于中国艺术史上的任何一次复古运动,当下青年一代艺术家对“古”,即文化传统的认识充满反思精神,并更加开放与包容,对于非中国传统的艺术史资源能够无差别的接受与借鉴,且不一味厚古薄今。这一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青年一代水墨艺术家正逐渐摆脱水墨“主体性”认同与建构的焦虑,正向着真正自主、自由的创作表达方向前进。

刘钢
现实中的裸体一目了然,其视觉效果取决于所处的周边环境。绘画中...
2012.07.24

崔灿灿
他离开了,上升成夜空里的星星,照亮着我和朋友们,也照亮着石节...
2021.03.18

刘钢
我有时跟我老伴说,我真正的恋爱对象是绘画,而不是你。
2020.06.04

王晓松
从纽约回来的朱先生常对朋友说的一句话是:“人真多啊”。
2023.07.10

周婉京
疫情时期的写作就像是站在自己的历史之外,回看自己的过往。
2020.05.10

酒仙桥一姐
没有线下,线上就是个寂寞。
2021.04.06

朱 伟
郭德纲每次演出最后总要唱一段《大实话》,其中一句:没有君子不...
2014.08.19

王礼军
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