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艺博会后画廊老板们对媒体说着各种言不由衷的话,是一件有点残...
2015.10.20
风凉亭
时间:2016.8.2-8.9
10:00-21:00
项目策划:刘昊星
参与者:桑桑(Yinlan Lu)、阿鸣(Aming)、芦田家、Nicole Teng、Frances Lin、周祺、张渊、吴晶晶、杨怀隽、李奕昂、曹莉茵
时间的步伐飞快,蒸腾的烈日又降临在了位于市中心当街口的上海当代艺术馆 艺术亭台之上,在经历了上半年的数个艺术家项目之后,我们特别在这炎炎夏日,策划一场轻松清凉、回归家常里弄的“风凉亭”项目。商店转变成艺术项目空间的“艺术亭台”,既然被叫做“亭台”,此次索性再度变身成乘凉、休闲的“小亭子”,为匆匆走过的路人、傍晚散步的邻里居民,送去片刻清凉解夏日酷暑的同时,也算是给MoCA艺术亭台的一周年中大假,集中以连续五天精彩不重样的活动,欢度盛夏。
夏天的热浪随着“牙呜子”叫声袭来,待到发觉,已是郁葱满树恣意鸣叫了。到了炎热夏夜,石库门弄堂邻里融洽,支上小桌弄堂口乘风凉,一个“风”字,上海味十足。若是“纳凉”二字,则全无了市井味道。纳,享受纳福也,上海石库门老虎窗高窄发闷,没得点儿风来,哪来的风凉。
堂口铺上凉席,小孩扑满爽身粉,端坐竹椅,老年人喷上花露水,靠着躺椅手摇蒲扇,再沏上一壶茶,不知谁家传来说书的故事听的倒也悠哉;喝着食品商店零售的“冰镇酸梅汤”,是夏季风情;总有剥不完的毛豆子,伴着无线电中王小毛的滑稽戏,也不觉无聊渡这慢悠悠的辰光。
以前没有空调房避暑,倒也有两大防暑利器。首先是棒冰,现在刨冰花式多样,可偶尔还是会想念赤豆棒冰的滋味。咖啡中融化的冰块,碰撞杯壁的清脆声,与叮叮当当的风铃,一样能带来丝丝清凉。还有就是冷饮,阿拉娘做个百合绿豆汤,是每天大口豪饮才有的舒爽。
上海老底子的夏天,没有电脑、手机,街坊邻居间不输亲戚,吃根棒冰,就可以开心一天;下棋,打牌,就是全部的娱乐项目。其实没人去留意,“牙呜子”的今夏第一声,就如同我们不知不觉已经逝去的过往。现代人匆匆忙忙,搬离老弄堂,关起门来吹空调,避暑也避开与人交流的那扇窗,忽视了夏夜原有的惬意,亦没了夏夜乘风凉的辰光。
上海曾有几处很知名的“风口”,最高建筑国际饭店、中百一店附近,都有穿堂大风,是乘风凉爱好者的聚集地,而上海当代艺术馆正处在当年的“风口”,于是乎“风凉亭”也顺理成章了。
风凉亭,每天一阵凉意,从第一天的快音乐,穿越时光机,立秋我们剥毛豆放缓节奏,直至回到七夕评弹品茶的慢生快活。籍希望即便搬离弄堂,也不失一起乘风凉交流的好辰光。
摄影作品:桑桑 (Yinlan Lu)
系列活动: 8月5号–8月9号 每日18:00-20:00
8.5 周五:现场音乐(DJ阿鸣)+ 特调冰咖啡(芦田家)
8.6 周六:手绘风铃、拨浪鼓制作 + 传统刨冰(Nicole Teng、Frances Lin)
8.7 周日:立秋剥毛豆,乘风凉,听听滑稽戏 (周祺+张渊)+ 绿豆百合汤
8.8 周一:手工染色做团扇 + 讲座 (刘昊星)+ 酸梅汤 (吴晶晶、杨怀隽)
8.9 周二:七夕评弹演出 + 绿茶 上海评弹团弹词《三大亨》-------“做媒”(演员:李奕昂、曹莉茵)
[策划人简历] 刘昊星
设计师、
专栏作家、
京都造型艺术大学上海事务所所长、
京都造型艺术大学 艺术表现硕士、
《京都手艺人》译者
胡湖
看艺博会后画廊老板们对媒体说着各种言不由衷的话,是一件有点残...
2015.10.20
邱家和
内地雨雪初霁,香港却已是春意盎然了:由于香港巴塞尔艺博会3月...
2015.03.10
金耕
刚刚做完彭小冲的新水墨展“水中花”。这个在我职业生涯中用时最...
2014.03.11
王礼军
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李苏桥
其实昨天我没有能够回到北京、来到嘉德拍卖“现当代艺术夜场”的...
2016.11.16
黄燎原
黄燎原眼中的迈阿密海滩艺博会有哪些亮点。
2015.12.23
向京
同为雕塑艺术家的向京谈路易斯·布尔乔亚
2019.04.08
陈 欢婷
其实只靠花了十亿元买画,并不能把一个美术馆推向国际。 感觉...
2015.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