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的裸体一目了然,其视觉效果取决于所处的周边环境。绘画中...
2012.07.24
李明:中介
开幕时间:2014年5月31日,下午5点至7点
展期:2014年5月31日至7月10日
天线空间| 上海市莫干山路50号17号楼202
天线空间将荣幸推出实验影像艺术家李明个展:中介。李明的早期作品往往开始于一个引发了他个人兴趣的图像、词语、动作或是氛围,不过从一个时期起,倚重直觉和自发性对李明来说已经不再构成一种理所应当的选择,他必须打破艺术系统带给他的固定约束。
“中介”与此前的展览和作品的不同之处在于,李明开始更为主动地思考自己的创作动机在感觉层面之外可能存在的成因和外延,并有意识地在制作和展示两个环节中使这些“人工”因素作用于作品,留下痕迹。这些改变更多来自艺术家在作品内部逐渐建立起的结构所伴随而生的要求,“控制”成为这个阶段工作的重点。以《运动》为例,在展厅中我们将看到被自己形象包围的艺术家,在一个似乎无限延伸但又始终停留在此刻的时间轴上奔跑,他的追赶既是同时的,又是延时的。如果说录像艺术在产生之初就携带有自恋、镜像、即时等特征(主客体关系被取消,空间被压缩,时间被切断)以及对这些特征的反思和批判,那么在《运动》里,这些问题都再次浮现出来。于是在最后一次的拍摄里,艺术家只是单纯在奔跑,即便前方已经不存在他需要去追赶的切实的对象。《运动》中艺术家的身体是等同于工具并起连接作用的,而在《变焦》里,这个身体则隐藏在了工具/机器背后。李明从杭州家中的阳台上开始,将摄影机的焦距推至最远的点,随后身体力行地抵达那一个点,再由此出发,一路重复同样的动作,直至到达上海。《一次性打火机》揭示了“幕后”,摄影机的距离阻碍了观众更近一步地同艺术家一同参与到这种破坏的快感里,故意的阻碍和间隔更像是一种比喻——这也是展览留给我们的一个缺口:对于艺术和现实之间连接,以及艺术朝向观众的努力是否起效的不确定。
其实对于李明来说,录像从来都不仅是纪录下行为发生的载体,也不是对于电影的野心,艺术家的身体一直作为衔接行为表演和录像的“中介”被使用,艺术家身体的参与是在录像这一媒介诞生之初区别于其他视觉艺术形式的重要特征,也是很多早期录像艺术家工作开始的起点。尽管在今天当代艺术的媒介走向综合,执着于对某一媒介的线性考察反而显得不够“当代”,不过如果如本雅明所言,一个媒介在几乎走到尽头时会再次显露其最初的潜能,那么这种回访便有其意义;而对于艺术家个人来说,这也是对自己一直以来创作线索的厘清。
(摘自郭娟《中介》)
李明,1986出生于湖南沅江,2008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现在居住并工作于杭州。
近期主要展览包括:第八届深圳雕塑双年展:
我们从未参与,深圳OCAT当代艺术中心,深圳,2014;
PANDAMONIUM 又一次发声 ——来自上海的媒体艺术,Momentum,柏林,德国,2014;
The Popular Tree and Mirror, ISCP, 纽约,美国,2014;
中华廿八人-卢贝尔家族收藏展,迈阿密当代艺术美术馆,迈阿密,美国,2013 ;
第 ?代,OCT当代艺术中心上海馆,上海,2013 ;
ON|OFF——中国年轻艺术家的观念与实践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2013,等。
刘钢
现实中的裸体一目了然,其视觉效果取决于所处的周边环境。绘画中...
2012.07.24
刘钢
我有时跟我老伴说,我真正的恋爱对象是绘画,而不是你。
2020.06.04
周婉京
疫情时期的写作就像是站在自己的历史之外,回看自己的过往。
2020.05.10
王晓松
从纽约回来的朱先生常对朋友说的一句话是:“人真多啊”。
2023.07.10
酒仙桥一姐
没有线下,线上就是个寂寞。
2021.04.06
崔灿灿
他离开了,上升成夜空里的星星,照亮着我和朋友们,也照亮着石节...
2021.03.18
刘钢
表面上看,这件名为《金秋》的作品是一幅平淡无奇的山水画。然而...
2013.11.05
王 从卉
2014年,香港,秋。去还是不去,这是一个问题。 于是问了香...
2014.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