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艺博会后画廊老板们对媒体说着各种言不由衷的话,是一件有点残...
2015.10.20
不着边际 I CANNOT SEE
艺术家:廖斐、马蒂亚斯·利希蒂(Matthias Liechti)
策展人:姚梦溪
展览支持:瑞士文化基金会上海办公室
开幕时间:2016年9月8日(周日),3-6pm
展览地址:V空间(V space),上海市徐汇区龙腾大道2555号8号楼
仅仅作为起点,我们选择学习“恒定”规则,熟悉事物间的尺度。规则的设置往往是带着善意和疑问的。直到它生效后慢慢被固定下来,规则成为约定俗成,成为衡量动作的标准。叫人忘了起初它是通过一次次实验塑成,也忘了保持怀疑。廖斐的作品里的悖论常常提示这点,例如,赤道、星体外在于人类存在,起初便于识别和研究,人为设计编码,随后被固定下来。在康德看来,我们仅仅只能运用知性来认识现象界的事物,而不能用知性范畴认识物自体。在这个意义上,物自体世界不可知。
瑞士艺术家马蒂亚斯·利希蒂(Matthias Liechti)和廖斐成长于不同的背景,同样以装置为主要媒介,宏观宇宙对他一样具有强大的吸引力,甚至在两位艺术家的作品中,产生着不同角度的互文关系。除此之外,马蒂亚斯总是在实践之前先提问。有时他把自己退到后台,针对“约定俗成”制造混乱和差异。
知识并不是固定的,在不同的语境下形成诸多变量,导致事态变化,根据不同的变量形成当代的问题。它应当是面对具体情况后,千变万化的应激反应,而不是毫无节制去呈现它的负担和禁锢。“我们需要“当前的判断”(contemporary decision),它不属于过去,亦不属于未来,而仅仅属于当下。装置也是一种属于‘此时此地’的空间。”展览把“当下”当作一个船锚,将两位艺术家的实践扣这个定点上。不去重现历史,也不打算飞跃到不切实际的理想里去。而是面对客观存在的问题和可见的未来,形成的自主的判断。展览从两个角度进入各自所属的位置,构建路径。在相对自由的展示空间内,纠缠身体和精神,制造不伦不类的差异化空间。
艺术家马蒂亚斯·利希蒂在完成2015年的上海驻留后,再次回到上海,与廖斐讨论并共同实践,于2016年9月8日在西岸V空间推出两位艺术家的双个展,也是马蒂亚斯在中国的首个展览。
艺术家简介
廖斐,1981年生于江西省景德镇市,2006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目前工作、生活于上海。
马蒂亚斯·利希蒂(Matthias Liechti),1988年生于瑞士伯尔尼。
胡湖
看艺博会后画廊老板们对媒体说着各种言不由衷的话,是一件有点残...
2015.10.20
邱家和
内地雨雪初霁,香港却已是春意盎然了:由于香港巴塞尔艺博会3月...
2015.03.10
黄燎原
黄燎原眼中的迈阿密海滩艺博会有哪些亮点。
2015.12.23
金耕
刚刚做完彭小冲的新水墨展“水中花”。这个在我职业生涯中用时最...
2014.03.11
王礼军
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向京
同为雕塑艺术家的向京谈路易斯·布尔乔亚
2019.04.08
李苏桥
其实昨天我没有能够回到北京、来到嘉德拍卖“现当代艺术夜场”的...
2016.11.16
陈 欢婷
其实只靠花了十亿元买画,并不能把一个美术馆推向国际。 感觉...
2015.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