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艺博会后画廊老板们对媒体说着各种言不由衷的话,是一件有点残...
2015.10.20
展览时间:2016-09-23 - 2016-10-22
开幕时间:2016-09-22 18:00
展览城市:中国 - 香港
展览地点:马凌画廊
主办单位:马凌画廊
参展人员:周奥
展览介绍
远处播放着的夏威夷滑棒吉他爵士乐轻柔地环抱展览空间;半透明的镶板溢出温暖的黄光线;水樽和工业用袋等日常物品经混凝土僵化后,躺在一片沙上。马凌画廊隆重呈献周奥(1979年生)的个展《青洲》。本次展览取香港及其地貌为出发点,解构多重的矛盾状态:陆地与海之间的物理变化、城市与自然之间所形成的种种理念以及建造与遗弃之间的拔河。
展览标题指向20世纪初于澳门青洲创办、香港生产的混凝土品牌“青洲英坭”。周奥取之为命题,在城市架构的语境里反思其讽刺意味,同时运用物料本身,以城市辨证为主基拓展字面上和象征式的语篇。位于展览中心的装置作品系列─僵化的水桶和混凝土包─将展览标题的涵义延伸至一个城市的沿海发展、其建造和社会生产力。在艺术家的悉心布置之下,它们的微妙张力阐释安置与坠落之间细腻的平衡,确认了创造至崩坏的兴衰周期。
沙在这些装置物品与其他展出作品之间编织出实质和概念性的叙述,让观众置身在作品的语境之内。“研究一个可能的青洲”(Studies for a possible Green Island, 2016)把这个现实或虚象拓展开去,在毫米方格纸上拼贴摄于香港各区、以周奥的住处南丫岛为主的照片,以及描绘澳门青洲和柏林利希滕贝格的线条画。着眼于城市环境的“路政署涂色册”(The Highways Department Colour Book, 2016)由一系列香港公共空间蓝图组成,部分由周奥涂上颜色,没上色的蓝图呈现了一种对合作架构的挑战精神,同时好比儿时的涂鸦绘本,提供了一个远离压力的出口。
作品“栈板”(Pallet, 2016)则取材自破烂的运货托盘。常用于市场的工具如今成为社会交易和消费的象征,将创造与破坏的对立延伸开去。经不起装卸货的过度压力,作品的现状指向铺张和过盛,但后期的加工程序-立体扫描和使用铝的再生产-赋予“栈板”建筑和构建的象征式涵义。在高楼林立的香港、展览作品和背景音乐(麦可・库柏向夏威夷爵士乐致敬的《Ho’omanau nui》[1],标题中的“Mana”指一种超自然的灵性)的语境之内,“栈板”将展览的核心推向对当代遗址的反响。
如周奥所言,《青洲》“是一个当代遗迹、一个后人类景观。而固中的生活痕迹阐明了人作为历史洪流的一部分。” [2] 倘若将人从城市和自然场景分割出来,“当下便在顷刻间泯灭。” [3] 如此一来,周奥揭示了一个循环的难题:多重的矛盾、物与地方之间的拔河及最终的创造和崩坏都是人所造成的,但没了他,万物亦注定殒灭。
胡湖
看艺博会后画廊老板们对媒体说着各种言不由衷的话,是一件有点残...
2015.10.20
邱家和
内地雨雪初霁,香港却已是春意盎然了:由于香港巴塞尔艺博会3月...
2015.03.10
金耕
刚刚做完彭小冲的新水墨展“水中花”。这个在我职业生涯中用时最...
2014.03.11
向京
同为雕塑艺术家的向京谈路易斯·布尔乔亚
2019.04.08
王礼军
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黄燎原
黄燎原眼中的迈阿密海滩艺博会有哪些亮点。
2015.12.23
李苏桥
其实昨天我没有能够回到北京、来到嘉德拍卖“现当代艺术夜场”的...
2016.11.16
陈 欢婷
其实只靠花了十亿元买画,并不能把一个美术馆推向国际。 感觉...
2015.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