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放大

画材老板的花园 --- 史金淞个展

日期:
2014年9月13日 - 2014年10月20日以往展览
开幕:
2014年9月13日 15:00
空间:
凤凰艺都上海空间
艺术家:
史金淞
策展人:
张冰

展览简介

策展人/Curator:张冰

展览总监/Exhibition Director:金汐

主办方:江苏凤凰艺都发展有限公司

承办方:凤凰艺都上海红坊空间

i地点:凤凰艺都上海空间

上海市长宁区淮海西路570号G102

电话:021-60908373

花园,是一个内向型的建筑空间。因为各自所有者的不同,充满了个性化的私密的想象。一石一木,一水一亭,微风轻拂过垂柳,流水婉转于花丛,同样的结构构成,但是细节,各不相同。

花园,又是一个半外向型的空间 。是中国文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是现实主义的社会结构的后苑。可会客,饮酒吟诗。可谈情,假山密会。可游园,惊魂春梦。

花园。是必不可少的梦想寄托与精神舒缓的场所。

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花园的属性从个人空间转换为公共空间。公园、公共绿地、中央公园和共享中庭,花园在当代产生变体,花园所担当的社会角色,是否还在?花园所寓意的生活方式,如何继续?

《画材老板的花园》是艺术家史金淞在继《花园》,《内园》和《又园》后,再一次对现代生活情景中文人精神延续的探讨,对上下变通的中国哲学思想的一次实践,对如何善用社会景观中的日常材料再建自己“后花园”的一次尝试。

张冰

灰色的容度 by史金淞

民国一百零一年的春天,我在台北“不可预知的戏剧现场”被迫有了第一款属于自己的灰色“台北灰”,我们惊异地发现当一系列充满爱恨情仇的日常杂物,在各种不可预知的戏剧性变化之后,化为灰烬研磨成的颜料,居然能呈现出我们对台北经验和感觉的色相,这种直面抽象的体验,让我想起学《易》时听说的“理、数、相”的结构关系,“理”大概是指事物可讲述演绎的部分,比如某事某物的内涵外延人情世故道德伦理等等,而“数”则是其可计能算的数字部分,如时间空间质量数量密度速度什么的,至于“相”就是理和数的样子,无论看见看不见,看过没看过都存在的样子,就如让我们看得见的感觉﹣“台北灰”……

如果我们能收集到更多包含人情事故的物件尘埃……那么我们将能研磨出一系列情素微妙的色彩关系,而且一定是灰色的,我开始明白人们为什么迷恋灰色,甚至成为了色彩伦理,因为灰色是非知识性、非标准性、非权力性的,是一种色彩间的空间关系,充满人性的情怀和温度,非标的宽容度在知识的狭缝中提供了可容纳情感的让度,并在“微不足道的抵抗中”找到我们真正独立的重心和着力点一一灰色的态度。

灰度,一个在人性、人情、人物的交互关系中自然流露出来的灰色系统,如果能提炼成颜料参与到更多的人性书写活动中去,那一定非常温暖。

转世的画架by史金淞

我打面糊裱过画夹,用菜油搅辣椒面配过颜料,剪邻居家猫咪的胡须扎过毛笔……还就是没做过画架,不管是那种简易的学生画架还是那种近乎炫耀的笨重的仿贵族派油画架都不曾激起我的兴趣,作为一个简单务实的金牛座小子,我以为随便找把椅子桌子什么的就算搞定,大不了咱们弄个高大上的桌椅,比如红木或者花梨一类的,再不就去旧货市场淘个巴洛克风格的东西靠靠……

奇葩的是随年龄数字的不断增加,爱折腾的劲头也同步升高增强……,"画动我不动,人在画中游"怎么想也不象段子,这大概就是散点透视的误解吧,在人眼中哪来什么透视,身临其境才是南渡后舟行山水间的观看格局,弄个架子转转看,没准穿越转世到另一处绘画区间……

各种折屏呀卧游呀,一旦器材化后普及开来,大家开心地样子宛在眼前……

真正的画枪by史金淞

有一段时间,大约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七三年还是七四年记不太清了,反正肯定还没到七六年,由于妈妈在一次去县城幼儿园接我的路上摔坏了腰,我只能跟着爸爸到处去参加各种的集体创作,画一些巨大的宣传画,在纸上在布上在墙上在很多显眼的地方,我在下面仰望着这些一天天被刷出来宏大图像,心中充满了难以抑制的憧憬和向往,有时甚至兴奋得满脸通红,小手心里握得汗水淋漓……

可有一个情形让我迷惑了好久,就是经常有几个方方的粗胳膊人狠狠地挥舞着一些超大的笔往同一方向猛戳,有毛笔有钢笔还有蘸水笔,后来有人告诉我那是要把笔当作武器去战斗,笔在这儿象征着刀和枪......

钢笔和蘸水笔还好理解,因为铁的还有尖儿,可那毛笔毛乎乎的,再怎么拼命戳也不过就那么回事儿吧,我开始对象征性的东西失去好感和信任……

再后来又接触到很多象征性的词汇,什么妙笔生花啦口诛笔伐啦以及什么的等等,我这人实在,还是希望玩真的。都二十一世纪了,刀就算了,咱们直接做把枪吧,画画的枪,喷、射、挤、压、点、捺、皴、刮……

一把真正的画枪,任何人一上手就可以妙枪生花……

不要象征,就从这里开始!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