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放大

刘雨佳个展——第三人;来金娜个展——历历万象

日期:
2015年4月24日 - 2015年6月18日以往展览
开幕:
2015年4月24日 18:00
空间:
沪申画廊

展览简介

【刘雨佳:第三人】

策展人:谢玮玲

在艺术家刘雨佳的首次个展中,四件影像及摄影作品透露了其近期所关注的对象:物,及其所属的场域。艺术家运用戏剧和电影语言,调动观者的想象力、感知经验、及思维逻辑,探究在底本转化成叙本的过程中,物、时间、及人相互间关系的生成与作用。

作品首先展现了种种可视的关系:距离与比例、动态与静态、位置与景深、诱因与结果等等。艺术家有意识地将人抽离,试图使物最大化地脱离其原本所依附的叙事场景和逻辑而独立地存在,在相峙的、亦或是变化且不稳定的微妙关系中,营造出一种悬疑的氛围。当物作为主体被放大聚焦,无论是其运动状态的不可控,或是物体本身似是而非的定义属性,都释放出不确定的片段信息,利用观者企图探知“真像”的心理诉求,使人深陷其有所指但或许根本就不存在的隐喻之中。

作为叙事对象的物体,随着时间的变形亦呈现出其在日常经验中难以察觉的状态,并发挥着超乎其本身的作用。从固定长镜头中完整却慢置的时间,到碎片化跳跃式的拼贴时间;从拍摄的真实时间,到观者体验的“内在时间”,艺术家尝试着在不同的时间维度中呈现并观察着物、及其所连带出的人的反应。

人的存在似乎是退居到了一个隐秘而附属的位置,却在作品中或多或少留下了痕迹。画面中无生命物体的运动,即是“第三人”始终在场的有效证据,加之对于叙事时间的人为干预,以及观者和作品之间所构建形成的反应网,将真实和虚构的场域来回叠加,物与人之间构成了相互的“对他存有”的关系。这种“反衬”效应恰恰是叙事语言中的迷人之所在。

刘雨佳,1981年出生于四川,2004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2009年研究生毕业于伦敦艺术大学传媒学院,现生活和工作在北京。自2013年起,刘雨佳开始专注于影像及摄影的创作,作品先后参加2014年第十届上海双年展城市馆展《城市客厅》、和上海民生美术馆群展《物体系》。其首部单屏影像作品’The Ray’入选2015香港巴塞尔“光映现场”单元。

----------

【来金娜:历历万象】

策展人:黄宽

上海沪申画廊将荣幸为您推出艺术家来金娜在上海的首个个展《历历万象》,这一次艺术家不仅会带来近期创作过程中不同以往的艺术作品,同时艺术家也会对自身艺术创作的三个阶段进行一次回顾。

来金娜的作品关注自然背后的灵性本身,从布面丙烯绘画、彩铅和圆珠笔系列再到纸上针扎系列都可以从中窥探到艺术家隐藏其中的艺术理念——艺术家通过早期对所观看景物的人为视觉切割进行艺术创作,从而慢慢推进至关注更为具象的个体,而这些放大的个体也进一步被赋予了更为丰富的想像以及观看的可能性。随着艺术家每一次艺术创作媒介的转变,艺术作品也成为了有机的延续,作品本身所带有的灵性也在一次次的延续中变得更加清晰。

来金娜从2010年开始运用彩铅以及圆珠笔进行创作,描绘的物体轮廓在这些交错反复的线条下朦胧而若隐若现,这些看似井然有序却密集的线条复杂而繁琐但在其背后却是艺术家本人渴求从复杂走向简单,从抽象走到具象,从外界走向内部的一次历程。同时也向外界曝露出一个讯息:每一事物都应被赋予意义,而这些复杂而繁琐的线条是为了使其拥有意义所必须经历的痕迹。曾有着日出而坐日落而息般悠然山野生活的艺术家对于自然,对于世间万象都有着比他人更为深刻的感悟,相信万物有灵的她认为世间的事物都有着其不假外求的存在理由。

2014年的纸上针扎系列——《为什么是有而不是无》与圆珠笔的绘画作品同样继承了艺术家一贯的写实手法,但不同的是通过针孔的疏密程度去还原花草树叶的形状,层叠下交错的阴影,比起运用画笔这一媒介去勾勒事物相比,却更为轻盈灵动。纸上针扎系列作品更为逼真的还原了描摹的物体,而不是以纯图像化的方式进入观者的视线,针缀出的树叶和花草也似乎随着画面上有序排列的针孔而呼吸起来。那一刻的感受纯净而有力,生命的感召力也在此时此地开始展演,观者的每一次呼吸的起伏也随着作品散发出的勃勃生机而经历一次次的吐故纳新,同时也感知到世间的万事万物为何存在的每种可能性。

来金娜1985年生于陕西西安,2008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现生活工作于北京。2014年在北京01100001画廊举办了首个个展《满满的空:来金娜个人作品展》。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