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的裸体一目了然,其视觉效果取决于所处的周边环境。绘画中...
2012.07.24
前言
本次展览将同期呈现朴吉友、赵利民俩位艺术家近年来优秀的雕塑和绘画作品,他们持有不同的艺术形式,拥有各自独特的人生视角,面对“无限”这一话题,他们既靠近又疏离。展览题为“1+1=无限”,即意在将俩位艺术家的作品并置于同一个层面,让作品跟随艺术家产生更深入的交流,最大限度拓展其艺术创作的视界。
隙里白驹——朴吉友
《隙里白驹》是雕塑家朴吉友此次个展的主题,“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朴吉友的雕塑作品具有短暂又唯美的特质,这种特质中包含了诸多复杂的矛盾,自由与桎梏的矛盾、说与不说的矛盾、动与静的矛盾、作者与观者的矛盾等等,归根结底,它们实际上都是同一种矛盾的衍生,即有限和无限的矛盾。人生无所不有限,生命有限、爱情有限、资源有限……而艺术家却总是在追求无限,游移于有限事物的边界,永远在和既成的规则博弈,窥探世界的本质。庄子有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已而为知者,形而已矣。”他在告诉我们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事情是危险的,而雕塑家朴吉友要说的却是:他就是在无可救药地做着这样一件危险的事。
皇上驾到——赵利民
与气质敏感忧郁又极度理想化的朴吉友的作品大相径庭,艺术家赵利民的作品总在以最美好的方式捕捉制度生活的乐趣,既荒诞又真实,充满了隐喻。我们在赵利民此次个展《皇上驾到》的作品中看到的是一个超现实的世界,一系列虚幻的古代场景,一个个天真无邪的儿童,和一场场模仿成人世界的角色扮演的游戏,在他的笔下儿童几乎没有不可逾越的边界,但古代社会的场景却是一个别具讽刺意味的界限,艺术家借此刻意制造了时间、空间与心理上的局限,将作品的内容引向历史,引向过去,引向了所有人的童年。
现代心理学普遍认为,人在童年时期就已形成了其一生的主导性格,而后天则是对主导性格的完善,一个人穷尽一生的努力就是在整合他自童年时代起就已形成的性格。其实艺术创作同样如此,童年经验往往会为艺术家的作品奠定一层特殊的基调,后期的雕琢、描摹和润色虽然会使艺术家的作品更加丰富多元,但是艺术作品的主导性格,实际在艺术家的童年时期就已形成。
本次展览选在六一儿童节这一天开幕,也是希望通过俩位性格迥异的艺术家的作品,引发更多的人对于自身童年的回想,镜照出每个人最真实的性格。1+1到达无限,这是一个复杂的命题,也是一个美好的发愿。
刘钢
现实中的裸体一目了然,其视觉效果取决于所处的周边环境。绘画中...
2012.07.24
刘钢
我有时跟我老伴说,我真正的恋爱对象是绘画,而不是你。
2020.06.04
周婉京
疫情时期的写作就像是站在自己的历史之外,回看自己的过往。
2020.05.10
刘钢
表面上看,这件名为《金秋》的作品是一幅平淡无奇的山水画。然而...
2013.11.05
酒仙桥一姐
没有线下,线上就是个寂寞。
2021.04.06
崔灿灿
他离开了,上升成夜空里的星星,照亮着我和朋友们,也照亮着石节...
2021.03.18
王晓松
从纽约回来的朱先生常对朋友说的一句话是:“人真多啊”。
2023.07.10
王 从卉
2014年,香港,秋。去还是不去,这是一个问题。 于是问了香...
2014.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