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的裸体一目了然,其视觉效果取决于所处的周边环境。绘画中...
2012.07.24
“无独有偶”基于这样一个“假设”:影像艺术是参展艺术家工作的起点。在罗莎琳·克劳斯对于“扩展场域”的论述中,后现代语境下的雕塑在所谓的场域“边缘”地带实现了“逆袭”,进而走出了现代主义的阴影,成为了可以“合成”其他一切元素、不再具有边界感的媒介。这个结论经由其之后提出的“后媒介”理论的推动,进一步奠定了艺术家跨媒介实践的合法性。然而在此进程中,影像作为当时的“新媒体”始终处于被波及的位置,那么在当下,是否存在一种基于影像艺术来探讨其扩展场域的可能性?在本次展览中,我们将透过五位艺术家的创作去审视这个假设。在他们的工作中,影像与非影像之间一直保持着异常细微与亲密的关联,这既涉及到媒介外在的形式、材料与加工手法的不同,亦指向了媒介内部复杂的本体层面的纠葛。当然,“无独有偶”并不试图完成这个论证,而是以一种新的视角去描述艺术家的具体工作及其背后的媒介逻辑的尝试。
刘钢
现实中的裸体一目了然,其视觉效果取决于所处的周边环境。绘画中...
2012.07.24
刘钢
表面上看,这件名为《金秋》的作品是一幅平淡无奇的山水画。然而...
2013.11.05
周婉京
疫情时期的写作就像是站在自己的历史之外,回看自己的过往。
2020.05.10
王晓松
从纽约回来的朱先生常对朋友说的一句话是:“人真多啊”。
2023.07.10
刘钢
我有时跟我老伴说,我真正的恋爱对象是绘画,而不是你。
2020.06.04
崔灿灿
他离开了,上升成夜空里的星星,照亮着我和朋友们,也照亮着石节...
2021.03.18
酒仙桥一姐
没有线下,线上就是个寂寞。
2021.04.06
王 从卉
2014年,香港,秋。去还是不去,这是一个问题。 于是问了香...
2014.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