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放大

Essential Matters

日期:
2015年4月4日 - 2015年8月23日以往展览
开幕:
2015年4月4日
空间:
伊斯坦布尔Borusan Contemporary

展览简介

策展人:Dr. Necmi Sönmez

此次展览囊括逾30件影像作品,旨在从艺术家自身角度出发,窥探中国影像的发展历程。中国社会在21世纪面临一系列的历史、政治、社会及经济转型,本次展览的主题在于质询影像及基于实时媒介的艺术家,是如何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感知“现实”。

胡向前,1983 年出生于广东雷州,2007 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五工作室,是活跃在中国当代艺术界的年轻艺术家,目前生活、工作于北京。胡向前的创作形式主要包括行为和影像作品,灵感来源于对周边生活环境与现实的敏锐观察和独特思考。他善于运用对比手法,把身边的小事放大到社会环境中,以幽默的风格尖锐地探讨表象的本质。胡向前的作品在国内外许多展览上均有展出。代表作品有《太阳》、《蓝旗飘飘》、《随波逐流》等。

胡向前重要展览:“2015年作为理由”(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2015,群展)、“无形的手:策展作为立场 - 第二届CAFAM双年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2014,群展)、“Burning down the house - 第十届光州双年展”(光州,2014)、“开始之前结束之后”(长征空间,北京,2014,群展)、“绿盒子•重绘形貌:媒体现实的空间"(天鸿美和院文化艺术发展中心,2013,群展)、“2013 沙迦双年展”(沙迦,2013,群展)、“HUGO BOSS亚洲艺术大奖” (上海外滩美术馆,2013,上海)、“明道加斯-波罗的海国际艺术三年展 ”(Con temporary Art Centre,立陶宛,2012,群展)、“中国影像艺术20年 1988 - 2011”(Luigi Pecci Centre for Contemporary Art,普拉托,意大利,2012)、“主演” (长征空间,北京,2012,个展) 、“超有机—CAFAM泛主题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北京,2011,,群展)、 “51平方:7#”(泰康空间,北京,2010,个展)、“用膝盖思考”(观察社,广州,2009,个展)。

关于黄然

黄然1982年生于四川西昌,目前生活和工作在北京。2004年,以年级第一的成绩毕业于伯明翰艺术与设计学院纯艺术本科。2007年,毕业于伦敦大学戈德史密斯学院(Goldsmiths)的纯艺术研究生专业。2009年,黄然成为被欧洲媒体艺术家进驻计划(EMARE)选中的16位艺术家之一,由欧盟文化部以及英国艺术委员基金会共同资助,在欧洲完成了艺术家进驻计划。黄然的创作覆盖了诸多当代艺术媒介,包括电影,录像,绘画,装置,以及表演等。

2014年,黄然拍摄的电影短片《对荣耀的管理》入围了第67届戛纳电影节短片竞赛单元金棕榈电影短片大奖。这部作品是中国该年唯一一部入围竞赛单元的电影, 同时也是历史上自1965年以来中国电影短片首次入围该奖项。黄然的作品参加了众多展览,包括:纽约犹太美术馆,纽约(2014);Tampa美术馆,美国Tampa(2014);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2014);Kino der Kunst, 慕尼黑(2013);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2013);休斯顿当代美术馆,休斯顿(2012);越后妻友三年展,日本(2012);民生美术馆,上海(2011);波恩美术馆,波恩(2011);格拉斯哥现代艺术馆,格拉斯哥(2011);第7届Mercosur双年展,巴西(2009)等。

关于王思顺

王思顺,1979年生于武汉,200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是活跃在中国当代艺术界的年轻艺术家,目前生活、工作于北京。王思顺的主要关注点是包括装置艺术在内的综合媒介。他将物质及其不同存在形态之间的关系转化作为自己创作的核心,并在其后的实验中逐步加入对包括“流通”在内的社会规则的讨论,以不确定的未来为目标。此外,时空及其转换同样是王思顺的主要议题。

王思顺重要展览:2014年9月,“真理”,没顶画廊,上海;2013年12月,“不确定的无限制者”,歌德开放空间,上海;2013年6月,“‘长物志’”第三回,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北京;2013年4月,“背后,Krinzinger im parterre”,奥地利,维也纳;2012年6月,“空间差”,长征空间,北京;2011年9月,“错误的身体”,艾可画廊,上海;2010年1月,“多巴胺之巅”,泰康空间,北京;2014年4月,“八种可能路径”,Uferhallen ,柏林,德国;2013年8月,“纠缠粒子”,Saint Mary's University Art Gallery,哈利法克斯,加拿大;2013年1月,“ON/OFF:中国年轻艺术家的观念与实践”,尤仑斯当代艺术中心, 北京;中国影像艺术1988 - 2011,路吉·佩吉当代艺术中心,意大利普拉托;2011年8月,“图像 历史 存在”,中国美术馆,北京;2010年3月,“留住时间——中国当代艺术群展”,艺术公社,香港。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