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的裸体一目了然,其视觉效果取决于所处的周边环境。绘画中...
2012.07.24
没顶画廊将于2021年5月8日荣幸推出葛辉、宋琨和徐震®的三人群展:“艺术是种生物”。这将是没顶画廊在博华广场空间的最后一场展览,将持续至6月30日。
本次展览围绕形象的创造及其演化过程中的内在逻辑和驱动力展开——葛辉、宋琨和徐震®从各自的经验和不同的角度出发,让形象在叙事中生长或从形态上演变,并由此延伸至关于媒介及艺术语言的深入探讨。
人形在葛辉的反复描绘下从原型中解放出来,这些难以明辨的、似人非人的肢体有着超越物理经验的活动轨迹,液态般的线条与形状赋予其形变的潜力,给人一种不断生长和变化的错觉——它们或扭曲,或蔓延,或在纠缠交错中逐渐成为边界模糊的物种。宋琨的新近绘画延续对人类身体、潜意识与生存现状的探索,通过提炼、融合传统文化及各类亚文化元素,生成泛文化的未来肉身。这些可辨认的人体形态有着轻薄通透的皮肤,半透明的属性源于佛法中东方琉璃净土的概念,指涉灵与肉的互为因果;嵌入身体的机械部件及机械化错位提示当下人类被秩序控制、进而赛博格化的生存现状,使其在现实与超现实间穿越。流行文化中家喻户晓的卡通形象经由计算机的演算与变形,彼此融化交汇,在徐震®的“交流”系列中成为数字时代的符号与特征,也创造出新一代的视觉审美。漂浮在空中的“金属的语言”系列对话框如同形象在展厅中的喃喃自语,这些语句或是回声、或是对彼此的回应,仿佛当下社交媒体时代的众声喧哗。
艺术家在创造形象并推动形象进化的同时,也不断促使新的规则与语言诞生。这种“创造” 暗含着巨大的不确定性,而正是这种不确定性赋予艺术内在的动能,使其在反复即生成的描绘中、在跨学科的解读中、在技术、文化的迭代中进化,如同一种生物;它的触角不断蔓延,疆域不断拓展,并在漫长的生长过程中自我修正。
刘钢
现实中的裸体一目了然,其视觉效果取决于所处的周边环境。绘画中...
2012.07.24
刘钢
表面上看,这件名为《金秋》的作品是一幅平淡无奇的山水画。然而...
2013.11.05
周婉京
疫情时期的写作就像是站在自己的历史之外,回看自己的过往。
2020.05.10
王晓松
从纽约回来的朱先生常对朋友说的一句话是:“人真多啊”。
2023.07.10
刘钢
我有时跟我老伴说,我真正的恋爱对象是绘画,而不是你。
2020.06.04
崔灿灿
他离开了,上升成夜空里的星星,照亮着我和朋友们,也照亮着石节...
2021.03.18
酒仙桥一姐
没有线下,线上就是个寂寞。
2021.04.06
王 从卉
2014年,香港,秋。去还是不去,这是一个问题。 于是问了香...
2014.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