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展览时间:2015年8月6日至8月30日
开幕时间:2015年8月9日下午3点
展览地点:北京中间美术馆
出品人:陈湘波
召集人:周翊、颜为昕
策展团队:盛葳、吴洪亮、张新英、朱小钧(以拼音为序)
提名专家(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德、王栋栋、付晓东、冯斌、朱小钧、孙振华、刘礼宾、刘庆和、张子康、张羽、吴洪亮、何桂彦、张新英、周翊、杨卫、陈君、陈湘波、陆蓉之、俞可、胡斌、高岭、徐累、高鹏、盛葳、鲁虹、靳卫红、冀少峰
参展艺术家(以姓氏笔画为序):
于童、马军、王雷、王煜、王霄、石博文、朱小坤、朱玺、伍诗妮、刘礼宾、刘俐蕴、刘琦、孙晓枫、孙源、花俊、汤柏华、肖映河、肖般若、何剑、冷墨、汪化、张莞、杜小同、杜松儒、杨牧石、杨鹏、陈锦潮、杭春晖、宗锡涛、贾秋玉、徐加存、涂少辉、阎盈汐、曾健勇、撒旦君、魏久捷
“在路上:中国青年艺术家作品提名展暨青年批评家论坛”是关山月美术馆的重点当代艺术学术项目,2014年关山月美术馆和北京中间美术馆达成合作意向:分别在深圳和北京共同呈现“在路上·2014”的研究成果。“在路上·2014:中国青年艺术家(新水墨)作品提名展”于2014年12月在深圳举行,在此基础上,策展团队和参展艺术家又根据中间美术馆的展陈空间,对作品及其展陈效果进行了调整,因此本次在中间美术馆的展出,是以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面貌,更加全面地为大家呈现这一研究成果。
“在路上”是关山月美术馆的一项持续性的当代艺术课题,旨在整理以70后、80后青年艺术家为主体的当代艺术文献,发现并讨论此间浮现出来的当代艺术问题。本次提名展(北京展)由中间美术馆和关山月美术馆联合主办,在关山月美术馆副馆长颜为昕、中间美术馆艺术总监周翊的召集下,在王天德、刘庆和、徐累、张羽等资深水墨艺术家;张子康、陆蓉之、高岭、何桂彦、付晓东等30余名批评家的共同支持下,在对160余名被提名艺术家进行走访、观察、研究梳理、文献编辑出版的基础上,遴选出近40位青年艺术家的作品进行抽样展览。张新英、盛葳、吴洪亮、朱小钧四位策展人认真研究了中间美术馆的展呈空间,使作品和空间深度契合,使展览本身成为了一件耐看的当代艺术作品。
本次“在路上”将目标艺术家群体定位在70后和80后这两个已届艺术创作盛期但在史学上尚未得到深入梳理的艺术创作群体,是因为他们正处在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一个转折点上。如果说前辈艺术家完成的是解放思想、复兴文化的历史使命,解决的是什么是西方当代艺术的问题,那么青年艺术家则面临着如何确立当代艺术的主体性,在艺术史上完成什么是中国当代艺术的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青年艺术家群体生态的动态关注就显得格外重要。
作为民营非营利美术馆,中间美术馆一直关心着当代最鲜活的艺术动态,本次与关山月美术馆的合作即是出于这样的学术目的。在2014年举办的“在路上·2014:中国青年艺术家作品提名展暨青年批评家论坛”上,大家就新水墨何处求新、其价值内核和底限在哪里、新水墨有哪些新表现、新水墨的理论建构和史学书写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此次北京中间美术馆的展览是对这一学术梳理进行的呈现,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界对这些学术问题的关注和态度。
北京中间美术馆
深圳关山月美术馆
王礼军
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邱家和
内地雨雪初霁,香港却已是春意盎然了:由于香港巴塞尔艺博会3月...
2015.03.10
向京
同为雕塑艺术家的向京谈路易斯·布尔乔亚
2019.04.08
金耕
刚刚做完彭小冲的新水墨展“水中花”。这个在我职业生涯中用时最...
2014.03.11
胡湖
看艺博会后画廊老板们对媒体说着各种言不由衷的话,是一件有点残...
2015.10.20
陈 欢婷
其实只靠花了十亿元买画,并不能把一个美术馆推向国际。 感觉...
2015.11.12
黄燎原
黄燎原眼中的迈阿密海滩艺博会有哪些亮点。
2015.12.23
李苏桥
其实昨天我没有能够回到北京、来到嘉德拍卖“现当代艺术夜场”的...
2016.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