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的裸体一目了然,其视觉效果取决于所处的周边环境。绘画中...
2012.07.24
贝浩登(香港)很荣幸呈现驻纽约艺术家乔希·斯博林(Josh Sperling)的个展《光谱》,这是艺术家在香港的首次展览。
唐纳德·贾德(Donald Judd)必定是想著他的艺术家朋友弗兰克·斯特拉(Frank Stella),才写下这句名言:“绘画最主要的缺点是它是一个平放在墙面上的矩形。”(《特定物体》,1965年)。在此前五年,即1960年,斯特拉已经开始利用铝制形状及铜漆,制作通常为L、U、N或T形的绘画作品,为艺术开创了全新的可能性。
基于这以及其他形式上的突破,乔希·斯博林建立并扩展了他两个著名形式的构思,“曲线”及“双重气泡”。这些“曲线”及“双重气泡”违反常规定义,是绘制的雕塑。为了制作这些形式混合的作品,艺术家开创了一种精细的工艺,并在画布上发展至极致:他将画布在精确的阶梯状胶合板支架上拉伸,呈弧形或波浪线形(曲线),又或呈两个似乎伸展、分离的圆形(双重气泡)。这一形态完成后,他会使用丙烯和清漆,小心翼翼地于哑光和光泽的表面之间取得平衡。
这样创作的结果充满妙趣横生的可能。斯博林摆脱了绘画形式上的物理限制,利用他的“曲线”在墙上“绘画”,仅受其物理参数的约束。至于“双重气泡”,他将它们与单个圆形嵌合,以形成圆形浮雕,当中的色调随著形式的转换而变化。“曲线“以精心规划的方式放置在墙壁上,让人联想起流动的姿态。
斯博林曾说:“错觉对我来说也很重要:底层的结构给人一种错觉,这是神秘的…… 当曲线较细时,它们中间只有一层;尺寸中等时,中间有两层;而当尺寸很大时,有三层。这个结果源于我想给作品一种自然、逼真的感觉,就像年轮一样层层递进。1”
他承认创作的阶梯状绘画灵感来自斯特拉早期的创新单色绘画中的同心线条,然而斯博林的作品与前人大相径庭。透过使曲线(波浪线和卷曲线)摆脱绘画的物理限制,(无论其形状如何)并将其直接附著到墙上,斯博林整个画廊空间转变为沉浸式的体验。阶梯的形状对观众的视觉体验上加入了另一种元素,随着观众在空间中移动,作品与周围光线的互动也产生着变化。
本次香港首展中,斯博林在一个展厅中的三面牆上安装一个大型的沉浸式曲线作品,由数十“线条”组成。这一“曲线”装置,与先前在上海(2020年)和巴黎(2019年)所做的方式不同,斯博林使用了光谱来引导他作出颜色上的选择。斯博林是一个从未停滞不前的艺术家,在此作品中他用的色调慢慢地从红色渐变为紫罗兰色、再从橙色渐变为黄色,随著观众环顾四周,最终变成绿色和蓝色。在另一展厅裡,由“双重气泡”及圆形制成的圆形浮雕悬挂在所有墙壁上,尺寸不同, 均用上抽象表现主义的技术涂上了颜料。
斯博林的作品应该在广阔的艺术文化背景下看待。一方面,这些曲线可以视为抽象表现主义和画家,如弗朗兹·克莱恩(Franz Kline)的绘画演变而来的。然而,他摇摆不定的形式也容易令人联想起波普艺术家,如凯斯·哈林(Keith Haring)。在这两组最新的系列中,斯博林将约瑟夫·亚伯斯(Josef Albers)的《向方形致敬》系列中的光学严谨性,与自己的线形和圆形的趣味性结合在了一起。
斯博林于1984年出生于纽约州奥尼昂塔。他从抽象表现主义、二十世纪中期抽象派(极简主义、色域绘画及概念艺术)、曼菲斯集团(Memphis Group)的设计以及MTV标志等元素中汲取灵感,重新构想绘画,最终制定出自己的路线。
── John Yau
刘钢
现实中的裸体一目了然,其视觉效果取决于所处的周边环境。绘画中...
2012.07.24
王晓松
从纽约回来的朱先生常对朋友说的一句话是:“人真多啊”。
2023.07.10
周婉京
疫情时期的写作就像是站在自己的历史之外,回看自己的过往。
2020.05.10
刘钢
表面上看,这件名为《金秋》的作品是一幅平淡无奇的山水画。然而...
2013.11.05
刘钢
我有时跟我老伴说,我真正的恋爱对象是绘画,而不是你。
2020.06.04
酒仙桥一姐
没有线下,线上就是个寂寞。
2021.04.06
崔灿灿
他离开了,上升成夜空里的星星,照亮着我和朋友们,也照亮着石节...
2021.03.18
王 从卉
2014年,香港,秋。去还是不去,这是一个问题。 于是问了香...
2014.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