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的裸体一目了然,其视觉效果取决于所处的周边环境。绘画中...
2012.07.24
OCAT上海馆将于2021年4月17日至6月20日荣幸呈现展览“随波逐流/逆流而动:当代摄影干预”。本展览为德国对外关系学院“当代摄影干预”*系列巡展,由策展人弗洛里安·埃布纳(Florian Ebner)与克里斯汀·米勒(Christin Müller)联合策划。
多少潜能仍蕴藏于我们和摄影之术持续流变的关系中?多少可能仍嵌入在新的视觉传播形态中?纪实摄影如何与干预图像于此共生?或将其概括为——当代艺术摄影存在何种特性?
展览将展出生活在瑞士和德国两地的摄影艺术家——泰阳·昂洛拉托(Taiyo Onorato)& 尼科·克雷布斯(Nico Krebs)和塞巴斯提安·斯图夫(Sebastian Stumpf)的摄影及影像作品。这两组艺术家创作的共通点落于对摄影和动态影像的表演性干预。他们皆以兼具颠覆性和艺术性的方式探索创作工具的极限,用视觉技巧和骗术来制造悬念和幻象。在这过程中,艺术家摒弃现实记录免受任何情景化干预的主张,反其道而行,利用干预装置,对包围我们的图像世界做出精准恳切的回应。与此同时,他们以批判角度切入有关人为构筑的城市和乡野空间成为某种社会政治的形式化表达的思考。我们在此环境中是如何被步步控制和引导的?人类与城市处于何种关系之中?城市结构中被遗忘的空白地带位于何处?艺术干预如何有效介入这些开放地带?
泰阳·昂洛拉托 & 尼科·克雷布斯以隐秘观察、视觉假象和精巧构造聚焦不同社会的文化特性。“建造柏林”系列是这对艺术家组合基于柏林城市化现实做出的艺术性回应。柏林作为德国首都,在全世界范围内被赋予某种神话色彩,它被想象成一片永恒的荒地,为个人成就和自我实现提供了空间。在他们的作品中,昂洛拉托与克雷布斯将那些空间转化为艺术试验地,借助木板和烟火制造术,创造了近乎完美的视觉假象。通过视觉上的透视法则,这对双人组合的介入成为了都市机体的组成部分。他们在摄影作品中用木结构来扩大现有的建筑群,用这样的轻幽默对其进行扰乱。在《灯》、《烟囱》和《火》这三部影片中,城市的公共设施获得了短暂的独立生命——当路灯闪耀粉红光芒时,废弃的烟囱开始冒烟,建筑燃烧化为废墟——不久便又恢复成原样。这些干预在细节上巧妙地暴露了自己,由此在建构和解构之间,在已造就的现实和尚存未知可能的空间之间摇摆不定。
塞巴斯提安·斯图夫活跃于摄影机镜头前后。在他的作品中,他以物理干预方式来回应既有的建筑结构。在“住宅”系列摄影作品中,他用自己的在场肉身来标记东京高楼大厦之间依照防火规定所留的几乎无人注意的空隙。“顶峰”系列拍摄于葡萄牙的大西洋海岸,以混凝土的建筑残骸为出发点,将自己的身体作为物理标尺潜入画面中。艺术家在每两个为一组的照片中让自己与海平线构成某种关系,以此来质疑摄影图像的透视法构成。摄影中凝聚的瞬间,到了影像作品《地下车库》和《河流》时,被斯图夫扩展为漫不经心却又出其不意的运动,他也就此开启了对都市公共设施观察的新视角。斯图夫以行动介入来对抗摄像机本身纯粹的验证性凝视,通过在不同地点重复同一个动作,将焦点从城市结构的限制性影响转移到它们的开放性潜力上。
刘钢
现实中的裸体一目了然,其视觉效果取决于所处的周边环境。绘画中...
2012.07.24
刘钢
表面上看,这件名为《金秋》的作品是一幅平淡无奇的山水画。然而...
2013.11.05
周婉京
疫情时期的写作就像是站在自己的历史之外,回看自己的过往。
2020.05.10
王晓松
从纽约回来的朱先生常对朋友说的一句话是:“人真多啊”。
2023.07.10
刘钢
我有时跟我老伴说,我真正的恋爱对象是绘画,而不是你。
2020.06.04
崔灿灿
他离开了,上升成夜空里的星星,照亮着我和朋友们,也照亮着石节...
2021.03.18
酒仙桥一姐
没有线下,线上就是个寂寞。
2021.04.06
王 从卉
2014年,香港,秋。去还是不去,这是一个问题。 于是问了香...
2014.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