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的裸体一目了然,其视觉效果取决于所处的周边环境。绘画中...
2012.07.24
策展人:2046
主办单位:费尼琦艺术中心
协办单位:作者画廊、U.ART六尘
前 言
看到“文质”,你最先想到的大概是文质彬彬。这个成语出处是《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原意是孔子认为只有人格的内在品质与外在仪表相得益彰(即“彬彬”意)的人,才算是一个君子。先秦之后,“文质”这个词被延展成为了中国古代文论的基本概念和术语。“文”指辞采、表现,相当于今天我们讲的作品的形式,“质”就是作品的内容。
所以展览“文质”,是艺术家陈欣讨论内容与形式相互关系作品的一次呈现。陈欣从2012年开始实施的《空山计划》,是以“空山”为元概念,将身体和山峦两个图像系统并置,用抽象化、像素化的语言,构建一个画面系统。自2012年初至2014年夏,陈欣通过油画、装置、以及在绢上和纸上的《空山》系列创作,探索了多种可能(相关作品详见陈欣个人网站 chenxinart.cn)。
在用轻逸自在的作品呼应留存于历代文学、艺术遗产里的“道”的过程中,陈欣接触到了中国文人器物——折扇。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他对折扇背后的文化、精神和象征进行了挖掘,又对折扇的材质和工艺进行了了解。研究折扇做什么用呢?还是那句老话:借古以开今。
所谓的古:一、折扇扇骨的材料,竹子、木头,都源于自然。折扇展开有景,合拢似秀木,它是以自然之物模仿自然;二、折扇是文人士子的一种精神图腾。竹节就是气节,扇骨就是风骨;三、折扇绘画是一种特殊的画面幅式,自明中期沈周、唐寅、文征明及浙派开拓创新,一直都是有较高要求的创作类型,所谓咫尺之境。从这三点可见折扇是中国文化史中“文”和“质”相得益彰,即内容与形式统一,集器用与审美一体的风雅之物。
而今呢?则是陈欣以折扇为“文”进行的深入和在“质”上的再造。首先他并不“尚物”,不刻意追求折扇的精致和工艺化,反而特意定做一批在文玩爱好者眼里属于次品的带竹节和带疤痕的折扇扇骨;其次,陈欣也没有因循故旧,在扇面上摹写了《搜山图》、《西岳降灵图》、《神骏图》等作品后,直接用油画、丙烯、水彩、矿物颜料、金银箔等综合材料进行《空山图》系列的创作,画属于他自己的景与物;与此同时,陈欣利用折扇的可折叠性,制造了之前在平面画布上不能达到的二维立体视觉效果,随机开合中画面富于变化。陈欣通过折扇把画变成了装置的“物”。这个“物”是可移动的,它还可以直接进入社会生活,有谁会扛着一幅画上街呢?但,扇子可以。
当满大街都是广告扇的时候,折扇这个曾被丰子恺称为“中国特别发达的一种书画形式”,已然变成了“中国特别发达的一种宣传方式”。陈欣在《空山计划—文质》中所做的,就是要再现怀袖雅物,清风徐来的记忆景象。那徐徐而来的,依然是君子之风。
2046
2015年5月于花家地
刘钢
现实中的裸体一目了然,其视觉效果取决于所处的周边环境。绘画中...
2012.07.24
刘钢
我有时跟我老伴说,我真正的恋爱对象是绘画,而不是你。
2020.06.04
周婉京
疫情时期的写作就像是站在自己的历史之外,回看自己的过往。
2020.05.10
刘钢
表面上看,这件名为《金秋》的作品是一幅平淡无奇的山水画。然而...
2013.11.05
酒仙桥一姐
没有线下,线上就是个寂寞。
2021.04.06
崔灿灿
他离开了,上升成夜空里的星星,照亮着我和朋友们,也照亮着石节...
2021.03.18
王晓松
从纽约回来的朱先生常对朋友说的一句话是:“人真多啊”。
2023.07.10
王 从卉
2014年,香港,秋。去还是不去,这是一个问题。 于是问了香...
2014.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