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的裸体一目了然,其视觉效果取决于所处的周边环境。绘画中...
2012.07.24
2015年1月5日,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将启动全新品牌系列展览“1:1计划”,首展迎来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苏新平、中国美术学院教授邱志杰两位艺术家。
中央美术学院的苏新平教授和中国美术学院邱志杰教授,都是先后毕业于两校同一专业--版画系的毕业生,如今不仅其艺术蜚声海内外又都是执教于两校的在职教师。中国美院美术馆选择两位艺术家共同举办展览也意在对当下国内纷纷扬扬“美院不是培养艺术家摇篮”之惑提供了一个文化研究的现场。并准备了一系列相关的学术研讨会、艺术家与观众面对面交流会来从侧面加宽认识。
“苏新平:我是这样一路走来”展示了艺术家多年来创作生涯的推进和发展,这对于许多正在路上的年轻人具有珍贵的示范意义,同时大量的文献和思考的痕迹也令观众不难找到共鸣之处。“邱志杰:邱注上元灯彩计划”的作品,还以另外的方式向观众进一步揭示“人与艺术”之间那层神秘的关系。
“苏新平:我是这样一路走来”展,以“经验与超验”、“迷失的寓言”、“悬而未决”作为线索对苏新平的创作历程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和分析,以艺术家的独白、评论家的旁白以及艺术家的对话作为苏新平艺术之路的最佳注脚,并呈现作品200余幅。
个人话题是艺术家思想观念和语言方式和方法生成的核心所在,每一位艺术家都有着不同的经历,其艺术的独特性也必然源自于不同的路径,对于苏新平而言,他一直在试图通过持续的实验,寻找到适合自己独特的语言方式和方法,无论是早期的石版画还是“欲望之海”、“干杯”还是近年来的“风景”以及“八个东西”等系列,其目的是希望用更准确和独特的语言来表达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也许这样的探寻需要艺术家终其一生去努力。
邱志杰自2010年开始的“邱注上元灯彩计划”,从对于明代古画《上元灯彩图》的研究出发,演绎出一个庞大的创作/游戏/研究的构架,是对于中国历史的述说方式的演义和基因图谱绘制。“在这件作品中,邱志杰表现出了他开阔的思考格局与一种散点式的构造能力,使他在”考古/想象“维度上的艺术实践有了一个优秀案例。”--鲍栋(策展人、评论家)
刘钢
现实中的裸体一目了然,其视觉效果取决于所处的周边环境。绘画中...
2012.07.24
刘钢
我有时跟我老伴说,我真正的恋爱对象是绘画,而不是你。
2020.06.04
周婉京
疫情时期的写作就像是站在自己的历史之外,回看自己的过往。
2020.05.10
刘钢
表面上看,这件名为《金秋》的作品是一幅平淡无奇的山水画。然而...
2013.11.05
酒仙桥一姐
没有线下,线上就是个寂寞。
2021.04.06
崔灿灿
他离开了,上升成夜空里的星星,照亮着我和朋友们,也照亮着石节...
2021.03.18
王晓松
从纽约回来的朱先生常对朋友说的一句话是:“人真多啊”。
2023.07.10
王 从卉
2014年,香港,秋。去还是不去,这是一个问题。 于是问了香...
2014.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