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的裸体一目了然,其视觉效果取决于所处的周边环境。绘画中...
2012.07.24
由泉空间主办的“偶像的底片”——王广义个展将于2014年11月16日16:00在泉空间开幕,泉空间一直致力于对中国当代艺术的梳理和研究,从开幕展的“方力钧2013”到前段时间的“1960”系列群展,都体现出了泉空间对于中国当代艺术的线性思考,此次王广义个展更是这其中梳理和研究的重要一环。届时观众们将可近距离的目睹王广义近些年的新作。
众所周知王广义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新艺术运动的主要参与者和推动者之一。如果说他赖以成名的《大批判》系列作品是对“文革”大批判文化向新消费主义文化转变的表达,那么他近些年的新作则表现出不同以往的深刻和内敛。他将创作的主题转向了对于人类、宗教、政治及哲学的思考,将观者引入一种更深层次的思想内涵,王广义此次新作利用了我们耳熟能详的图式、形象、符号从古典的宗教绘画到政治人物形象,均采用了照片负片的方式进行了处理,虽然采取了相对传统的绘画技法,但其参考的“机械方法”给予了画面一种不可捉摸的暧昧涵义,画面上流淌的色彩与灰黑色的背景产生了巨大的反差,将这些图像所指涉的固有关系直接打破,形成了歧异的效果,因而重新开启了观者对这些元素新的阐释可能,并且不断暗示观者,图像结构背后的异样意义。
“越是身处在迷茫而不知所趋的时代,人们越是想要一些精神的指引,它们常常出于大公至正的情怀抑或是发自本能的一己私愿;审视着,解释着同时也指引着整个物质世界的走向。这就是人们寻觅的某种精神,在人类浩繁的历史长河中,精神的化身正是这一个个过去的或是正在发生着的偶像。”通过王广义所呈现出《偶像的底片》的这一系列作品,艺术家其实是在向大众和自我提问:“各个伟大的乌托邦之间的共同点是什么?乌托邦对人类有什么样的魅力?为什么所有人都感到有将自己的信仰倾注到确定的人物形象上的需求。
在人类社会和艺术史发展到了今天这个时间节点;当一切完美的抑或是残缺的的形式内涵发展到了今天,我们似乎需要停下来想一想,那些我们过去对于追求本身的迷恋似乎已经超越了我们所追求的东西。王广义通过它的作品,只是提出了相关的问题,却没有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也许这正是他的高明之处,或许一旦当我们想要去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时,我们又将落入过去那种为了寻找安放自我信仰的形象时的桎梏当中。
刘钢
现实中的裸体一目了然,其视觉效果取决于所处的周边环境。绘画中...
2012.07.24
刘钢
我有时跟我老伴说,我真正的恋爱对象是绘画,而不是你。
2020.06.04
周婉京
疫情时期的写作就像是站在自己的历史之外,回看自己的过往。
2020.05.10
酒仙桥一姐
没有线下,线上就是个寂寞。
2021.04.06
刘钢
表面上看,这件名为《金秋》的作品是一幅平淡无奇的山水画。然而...
2013.11.05
王晓松
从纽约回来的朱先生常对朋友说的一句话是:“人真多啊”。
2023.07.10
崔灿灿
他离开了,上升成夜空里的星星,照亮着我和朋友们,也照亮着石节...
2021.03.18
王 从卉
2014年,香港,秋。去还是不去,这是一个问题。 于是问了香...
2014.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