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的裸体一目了然,其视觉效果取决于所处的周边环境。绘画中...
2012.07.24
我们在欣赏探讨作品时,往往会从绘画性、艺术性上去分析解读,这是一种“技术”的角度。丁融展示的绘画素质是全面的,无论是线条、构图、色彩等,在视觉部分几乎无懈可击,给人很强烈的愉悦感,引人入胜。但这只是一幅艺术作品的基础要素,丁融所表达出的对生命、对自然的情感才是真正打动人的原因。
从人类长期形成的传统审美意识来看,只有符合“真”、“善”的事物才称得上“美”。我们一方面惊叹于大自然的造化神奇,一草一木皆有情;另一方面,我们又不得不承认,大自然中也存在着粗糙、杂乱的现象,它的许多形象也不符合人们的审美需求。这种矛盾在艺术创作中同样十分突出。由此可见,绘画艺术所表现出来的自然之美是经过艺术家认真筛选和重新认识的,它必须和人类思想、精神、理性的需求相呼应,使主体的审美感受由感性上升为理性。黑格尔曾说“把外在事物还原成具有心灵性的事物,使外在现象符合心灵的要求,成为心灵的表现。”丁融作品正印证了这一点。
中国五千年文化积淀所形成的艺术精神,特别强调“形与神”的关系——形寓神,神统形,讲究“天人合一”,尤其注重在山水之间抒发心意,将情感与大自然交融,并从大自然千变万化的规律中得到启迪。《庄子 · 刻意》中说:“精神四通并流,无所不及,上际于天,下蟠于地,化育万物。”鲜明地指出先“神”后“形”,由“内”而“外”的中国文化精神。实际上,这种内在精神的外化,是将自然界的种种变化和人的心灵相对应,所以就有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练达心境,也有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清新高洁。丁融的花卉系列作品在形与神之间达到了完美平衡。欣赏丁融的作品,能强烈感受到艺术家关爱生命,表现生命,歌颂生命的炽热情感。拈花微笑,美丽世界。
——周军
刘钢
现实中的裸体一目了然,其视觉效果取决于所处的周边环境。绘画中...
2012.07.24
刘钢
我有时跟我老伴说,我真正的恋爱对象是绘画,而不是你。
2020.06.04
周婉京
疫情时期的写作就像是站在自己的历史之外,回看自己的过往。
2020.05.10
王晓松
从纽约回来的朱先生常对朋友说的一句话是:“人真多啊”。
2023.07.10
酒仙桥一姐
没有线下,线上就是个寂寞。
2021.04.06
刘钢
表面上看,这件名为《金秋》的作品是一幅平淡无奇的山水画。然而...
2013.11.05
崔灿灿
他离开了,上升成夜空里的星星,照亮着我和朋友们,也照亮着石节...
2021.03.18
王 从卉
2014年,香港,秋。去还是不去,这是一个问题。 于是问了香...
2014.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