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轨迹
艺术家:刘亚洲
策展人:张营营
开幕:2017.09.28 16:00
展期:2017.09.28 – 10.31
地址:杨画廊项目展厅
这是一次年轻艺术家与属性模糊的新空间的一次合作,地点在北京杨画廊的咖啡厅及外部庭院中。
今天几乎所有的艺术空间都在发生艺术活动,甚至还在向外沿扩展。但许多空间都是被动的在发生,空间也被迫形成了使命,既为装载艺术作品的排列与摆放。通常,我们对画廊空间的理解仅存在于它们在建筑与商业功能上的用途,却较少考虑其内部流通的空气也是空间固有的不可见因素。
杨画廊咖啡厅及外部庭院是一个非“标准”画廊属性的空间,因为它可提供给我们的空间元素跟许多大空间不尽相同。这是一个拥有完整自然生态的活动地,它有跟城市户外空间一样的自然气候,它四季变化,有风有雨,有咖啡厅,有会客室,也有卫生间。这里的一切元素只要艺术家想要利用,它们便可以同时成为艺术的组成部分。
本次合作的艺术家刘亚洲是一位刚毕业的美院研究生,这是他初次较为完整地呈现自己在现阶段的艺术思考,并与一个完整的空间合作。新空间,新艺术家,新策展人,在这里碰撞的只有那份对艺术的原始冲动,而不是某些既定的展览经验。模糊的空间属性也提供了艺术家创造不同视觉经验的可能。在所有的不稳定性中,都存在着潜在的危险,物质不是一成不变,就像本次展览中的某些作品,也会因为一些自然因素或意外因素而消失。因此,你所看到的不一定是作品的完整形态。在形式上,艺术家摒弃了物的堆积,以艺术生产方式的内部运行机制为主导,自然地形成其作品应有的视觉面貌。
刘亚洲的创作来自于雕塑中的重要分支,它接洽了现代主义的表现方式,又融合了当代艺术对个体思维的影响,从而形成了此次展览中简约、准确、而又节制的轻视觉个人轨迹。
文 / 张营营
关于艺术家
刘亚洲,1990年生于河北,2014年本科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2017年硕士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现生活、工作于北京。其个人项目有轨迹(杨画廊,北京,中国,2017),也曾参加由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兑山美术馆、金鸡湖美术馆、今日美术馆、罗中立美术馆、中国雕塑博物馆及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等机构举办的群展。
关于策展人
张营营,艺术观察员,独立撰稿人,“卡塞尔”微信公众号主编。2010年开始从事艺术创作,2015年后开始转向数据整理、艺术评论、卡塞尔文献展的专题研究,并以一种更为开阔的实践方式持续思考当代艺术在今天中国的意义与可能,持续寻找变化中的当代艺术与运动中的社会现实之间的最佳契合点。
王礼军
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胡湖
看艺博会后画廊老板们对媒体说着各种言不由衷的话,是一件有点残...
2015.10.20
向京
同为雕塑艺术家的向京谈路易斯·布尔乔亚
2019.04.08
陈 欢婷
其实只靠花了十亿元买画,并不能把一个美术馆推向国际。 感觉...
2015.11.12
邱家和
内地雨雪初霁,香港却已是春意盎然了:由于香港巴塞尔艺博会3月...
2015.03.10
李苏桥
其实昨天我没有能够回到北京、来到嘉德拍卖“现当代艺术夜场”的...
2016.11.16
黄燎原
黄燎原眼中的迈阿密海滩艺博会有哪些亮点。
2015.12.23
金耕
刚刚做完彭小冲的新水墨展“水中花”。这个在我职业生涯中用时最...
2014.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