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放大

丛林III —— 寻常

日期:
2017年11月5日 - 2017年12月17日以往展览
开幕:
2017年11月5日 16:00
空间:
站台中国当代艺术机构(北京朝阳区酒仙桥路2号798艺术区中二街D07)

展览简介

站台中国很荣幸地向您宣布,我们将于2017年11月5日呈现站台中国“丛林III”群展《寻常》。展期将持续至12月17日。

“丛林”项目至今已跨越8年的时间。2010年,站台中国举办了第一次丛林展览,由82位艺术家、媒体及艺术机构共同参与,此次丛林展旨在对中国当代艺术生态进行探讨。2013年,“丛林 II — 弥漫的形态”以弥漫形容它的形态和时空质感,以年度计划中由不同媒介、不同方式构成十余个独立项目的集合为丛林的第二次展览。

寻常——古代的长度单位,八尺为“寻”,十六尺为“常”。寻在词义的演化中已经变为一个动词。而常则延伸为一个更为复杂的维度,比较模糊难以澄清,它有时候表示长或多,有时候表示短或小,但在漫长的词义演化中,它变成了一个形容词,日常、无常、异常、通常、失常、经常、平常、寻常、常识、常态、常理等等——既不是过多也不是过少,既不是过大也不是过小;它不是处在极端的状态。关于常,它时常作为一个状态的边界,指涉着标准、维度、准则、时间、空间、永恒等,“常”在我们的判断系统中它往往成为支点。

丛林项目第三次展览以《寻常》为主题,以绘画为媒介构成对艺术内部话题的讨论。

参展艺术家:毕建业、段建伟、段建宇、付经岩、葛辉、宫名、贺勋、黄亮、季鑫、贾蔼力、梁硕、廖斐、林枞、刘聪、刘港顺、刘晓辉、娄申义、马轲、亓文章、秦琦、邱瑞祥、沈正麟、宋元元、孙逊、孙一钿、谭平、汤大尧、唐晖、仝天庆、王音、王志渊、吴维佳、萧搏、徐大卫、许成、杨茂源、叶庆、喻兴、张业兴、赵刚、赵汀阳、赵赵、周轶伦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