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的裸体一目了然,其视觉效果取决于所处的周边环境。绘画中...
2012.07.24
策展人:梁庆
艺术家:曹澍
开幕时间:2015年1月9日下午6点半
展览时间:2015年1月9日至1月18日
展览地点:nomade gallery
杭州市南山路218号中国美院4号楼408
协办机构:中国美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半野艺舍、艺术汇
新日暮里的幻像与真实
文/梁庆
新日暮里究竟在哪里?
对于浸泡在网络世界中的我们而言,新日暮里是一个虚幻的国度,如今却已悄然渗入我们想象的边界,成为另外一个游离的次元。对于曹澍而言,现实中已然无法捕捉真实,所以他在自己制造的另一个庞大而丰富的世界继续找寻,这就是他今日所带来的“新日暮里”。
新日暮里,这个网络流行的派生物,代表着一种日益泛滥和膨胀的现实,它既依附于我们所在的日常,亦迅速地堆叠其中,以至于过度的庞大已然成为一种逆转,反向地影响着我们认知现实的方式。现如今,我们习惯中的文化,我们意念中的传统和统一,都在被一种随意的、混杂的文化生产所取代。网络催生的各种“次元”,正连同时空一并瓦解,并以超越单一形式的方式重组和建构。
也许正是基于这种对习以为常的“标准化”、“民主化”和“概念化”的质疑和挑战,曹澍在现实和更多维的罅隙中找到了建构新国度的可能,他通过对后制品(postproduction)的再识再用,对无意义元素的重新链接,以及对已有图像和信息的再造重组,创作出新的语法词汇。他的图像和文字交叉在一起,融合出荒诞不经,却又让人倍感亲切的错觉。各种超现实的因素固然蹊跷,却又并非只是简单的抒情幻像,其背后隐藏着的一整套表达系统,更是连接着另外一个坚固却开放的帝国。
在曹澍看来,言语不仅仅只是表达的工具,更成为了可被消费的物品。意义也不再只是单向度的创造,而更是一个集体意识共同协商、分布和传播之后的转换。英国哲人约翰•洛克(John Locke)曾有言:“如果我们把语言作为一种表达观点的符号,而非具体事物的话,世界将会免去许多争端”。在曹澍这里,他很好地实践了这样一种“把语言作为符号”的想象,例如在作品《不可数名词》中,他就用相对“安全”的名词来消解各种具体概念之间坚固的边界,从而靠近表达的终点。在他的作品中,每一个看似具体的言词,背后都另有一个更加广袤的世界,连接着更多重的思维与现实。无效的语言碎片,构筑出坚固有力的意义之墙,它有自身的语法体系,却又没有完整的闭合装置,所以任何人都可以绕过其两端的边界,找寻各自理解的可能。
无论如何,我们所在的世界总有某个局部是空虚的、不现实的,可是即便如此,我们也需要实实在在地体会那种空虚的不现实。如果我们对约定俗成的思维感觉疲惫,那么请试着把坚固的思想丢入新日暮里柔软的海洋,或许也能听见一些美妙的异样回声吧。
刘钢
现实中的裸体一目了然,其视觉效果取决于所处的周边环境。绘画中...
2012.07.24
刘钢
我有时跟我老伴说,我真正的恋爱对象是绘画,而不是你。
2020.06.04
周婉京
疫情时期的写作就像是站在自己的历史之外,回看自己的过往。
2020.05.10
刘钢
表面上看,这件名为《金秋》的作品是一幅平淡无奇的山水画。然而...
2013.11.05
酒仙桥一姐
没有线下,线上就是个寂寞。
2021.04.06
崔灿灿
他离开了,上升成夜空里的星星,照亮着我和朋友们,也照亮着石节...
2021.03.18
王晓松
从纽约回来的朱先生常对朋友说的一句话是:“人真多啊”。
2023.07.10
王 从卉
2014年,香港,秋。去还是不去,这是一个问题。 于是问了香...
2014.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