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放大

征候与变革——中东欧当代艺术展

日期:
2017年5月27日 - 2017年7月15日以往展览
开幕:
2017年5月27日 15:00
空间:
广东美术馆(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白云街道二沙岛烟雨路38号)
艺术家:
阿伦卡·格雷戈里克

展览简介

展 期:2017年5月27日至7月15日

展 厅:1、2、3、4号厅及一楼廊道

主 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广东省文化厅

广东美术馆

协 办:卢布尔雅那博物馆

艺术总监:王绍强

策 展 人:阿伦卡·格雷戈里克

展览统筹:邵 珊

项目统筹:廖建芬

项目负责:冯 碧、彭 成

视觉统筹:卢 珊

视觉设计:Tian-Design Lab

展陈设计:李熙、阿丁·贝西克

公共教育:刘端玲

新闻推广:梁 洁

展览“征候与变革”的举办,源自中国文化部主办的“中国-中东欧国家文化季”的斯洛文尼亚来华项目。本次展览主要展示不同时代、国家和媒介的艺术作品如何处理各自历史特定问题,社会环境问题乃至全球性问题。为了促进不同时代的艺术家作品与媒介之间的对话,同时清晰地呈现地区当代艺术状况,参展作品的选择以不同主题为切入点。展览的几大主题分别探讨当代社会不同层面的问题:城市及其都市化发展、国家历史和艺术史、“共同”艺术体制和历史、领土等等。大多数作品反映了当代社会现实问题,分析历史,或者仔细研究了个人在快速变化的动荡时期所处的状态,同时这些作品也具有某种永恒性和普遍性。追问历史以及探讨个体角色和责任一直是东南欧艺术家的兴趣所在,也是他们争论和批评的核心。

除了部分国际知名艺术家,如:玛丽亚纳·阿布拉莫维奇和乌雷(弗兰克·乌维·莱斯潘)Marina Abramović and Ulay (Frank UweLaysiepen)、罗莎·托德斯捷维奇Rasa Todosijevic、布拉措·迪米特里杰维奇Braco Dimitrijevic外,本次展览还推出过去15年来在国际艺术界崭露头角的新一代艺术家,他们的作品在展览中与老一辈艺术家的作品形成对话,在相互关联的空间中,勾画出不同时代的艺术家在艺术语言表现上的传承脉络。显然,年轻一代艺术家不仅涉猎一般(艺术)的历史,而且还对他们(广义上)当地的地理、历史和艺术史非常着迷。展览旨在强调地区不同历史和政治背景的多元文化共存,从而构建一个我们共同生活其中并求同存异的美好社会。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