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的裸体一目了然,其视觉效果取决于所处的周边环境。绘画中...
2012.07.24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第二空间,将于2020年3月28日推出艺术家伍伟与李尓鹏的双个展“异质”。
伍伟的装置和李尓鹏的绘画都使用了高饱和度的色调、对比强烈的色彩关系、清晰的轮廓,以及暗示着生命体的复杂形态。同时,他们也都在作品中对异化的现实,以及我们当今所面对的艰难境遇做出回应。或对生命力量进行转化和扭曲,或与工业化结构进行对抗。
伍伟的作品以纸张作为材料,这一选择从早期对书本的运用演变而来。他改造了传统剪纸的方法,将不同色彩的纸张转化为皮毛,并结合唐卡制作的“堆绣”技巧把层层皮毛与形状结合,堆叠出凹凸的生长趋势。
纸张的质地在漫长、复杂的手工劳作过程中得到了强调。视觉顺利触发我们对于动物皮毛的心理感受,触感由此在观看过程中被调动起来。作品被赋予细致温暖的气质,亦表达了艺术家对于原始而隐秘力量的诉求。
虽然作品与古代神兽相关联,但伍伟抛却了其中的故事性,将关注点集中于动物的形貌与皮毛纹路本身。在颜色的使用上也尽可能地简洁,只在主体色调的统治下谨慎地选择局部颜色,有时甚至是在哑光白色中辅以亮白。
如艺术家在自述中所说:“从个人情感引发出对某种力量和体验的探求,进而从现实回到东方传统中的原始经验和精神性,在逐步纯化的语言中实现‘物’本身带给个人的直接反应,是视觉的也是心理的,我试图在材料与空间中寻找一种纯粹而极致的直觉状态。”
李尓鹏的画面色彩明亮饱和,物体形态简练单纯,符号化特征明显。强烈的颜色在他的作品中变成主体,同时也承担着象征与隐喻的作用。例如黄色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中既是权贵、金钱,也是色情、灾厄。而在视觉关系中,黄色与黑色的并置在工业用色中被频繁使用,它们在相互衬托下可以达到视觉力量的最大化。
李尓鹏将表现对象提炼,把工业感的冷峻嫁接到表现性的绘画当中,为画面肌理的探索提供了空间和线索。在单幅画面之外,他也尝试用组合的画布来表现强烈扩展的程度。
李尓鹏的作品是可视化的关系,他在画面中创造不同形态的生物,描绘它们与金属环之间的对抗、规训、融合、合作……从而记录生命和意义的关系、禁锢与自由的关系、记录这个时代生命逐渐破除意义、和意义敬而两隔,进而走向现代性的过程,“妄为这个历史性的时刻立一座纪念碑。”
在李尓鹏看来,他的作品像一面增强现实的镜子:“人们得以看到缠绕在自己身上的意义,和画面比较自己和意义处于什么样的关系之中。我们审视画中的生物,同时也在审视我们自己:‘我们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宰,反比其他一切更像奴隶。”
本次展览并未对两位艺术家的作品做出明确的空间分割,以此让他们的作品从视觉上相互回应,同时在意义的探讨中实现互文。
刘钢
现实中的裸体一目了然,其视觉效果取决于所处的周边环境。绘画中...
2012.07.24
周婉京
疫情时期的写作就像是站在自己的历史之外,回看自己的过往。
2020.05.10
王晓松
从纽约回来的朱先生常对朋友说的一句话是:“人真多啊”。
2023.07.10
酒仙桥一姐
没有线下,线上就是个寂寞。
2021.04.06
刘钢
我有时跟我老伴说,我真正的恋爱对象是绘画,而不是你。
2020.06.04
刘钢
表面上看,这件名为《金秋》的作品是一幅平淡无奇的山水画。然而...
2013.11.05
崔灿灿
他离开了,上升成夜空里的星星,照亮着我和朋友们,也照亮着石节...
2021.03.18
王 从卉
2014年,香港,秋。去还是不去,这是一个问题。 于是问了香...
2014.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