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的裸体一目了然,其视觉效果取决于所处的周边环境。绘画中...
2012.07.24
017年9月9日下午15时30分,“观物——王克举作品展”将在筑中美术馆(新馆)正式开幕。展览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艺术评论家水天中担任学术主持,届时将在开幕现场举行作品研讨会。
图像信息化的时代,获取自然的灵感途径逐渐取代了“第一现场”(人与自然的直接对话),转入第二现场(人与虚拟世界的间接对话),如何重新重建原生的视觉力创造,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家的一个重要课题。
自新中国成立初期至今,现实主义的情节仍然是中国艺术关注现实发展的支撑,只不过从对现实的讴歌转化为了对现实存在方式的质疑、戏虐和诘问。这种反叛的关注现实更多带有社会学的观念化,王克举的写生行为不免自然具有了这样意义。他在重新面向自然的境遇时,无意之间开启了一种方式,即在图像化时代知识分子面向退隐之中的自然境界,将自身置于一个相互参照的自我修复中。从小我的艺术家角度看,他是在以积极的文人方式寻觅自我的救赎,而从大的社会环境看,艺术家试图避开图像、信息化时代的视觉隔膜,开辟出另一条具有新视觉的绘画存在方式。
王克举近期作品,视角从早期的叙事性逐渐转变成纯粹的秩序语言,不再困囿于局部笔触,而是以完成对整体节奏秩序框架的支撑为目的,同时利用感官性的色彩诱惑逐渐建立起自己的色彩谱系,看似眩目的色彩背后是一个纯粹的精神升华。王克举作品的结构排列有符号化的追求,这不同于一般写生画家只满足于表面的抒情,他想让不同的色彩、线条在一种抽象的内在秩序掌控下成为鲜明的符号,让他眼前自然景色成为自己心中的符号场。这种创造性的风景画,是借在场之际,直接面对自然寻找符号源,让在自然中创造的源生符号成为图像化时代的人文彰显。把塞尚式对风景的在场实验性与中国传统山水画的诗化冥想融为一体暗含中西文化交互的观看方式,既有在场体验的实验性,又具有转承人文情感的方法,它不仅转承着前人的观照方法,同时还将东西方艺术对自然的不同观看方式同时纳入自我的感觉支配中,让自然景象之中的在场成为现实感的即兴抒怀。
本次展览将集中呈现画家近期新作,展陈中同时融入新媒体元素,力图为观者呈现一幅与以往不同、耳目一新的风景图卷。展览将持续到10月1日。
刘钢
现实中的裸体一目了然,其视觉效果取决于所处的周边环境。绘画中...
2012.07.24
周婉京
疫情时期的写作就像是站在自己的历史之外,回看自己的过往。
2020.05.10
朱 伟
郭德纲每次演出最后总要唱一段《大实话》,其中一句:没有君子不...
2014.08.19
刘钢
每次去广州住店,我必选白天鹅宾馆。我对这家酒店的偏爱,源于它...
2013.11.04
王晓松
从纽约回来的朱先生常对朋友说的一句话是:“人真多啊”。
2023.07.10
酒仙桥一姐
没有线下,线上就是个寂寞。
2021.04.06
刘钢
我有时跟我老伴说,我真正的恋爱对象是绘画,而不是你。
2020.06.04
李苏桥
其实昨天我没有能够回到北京、来到嘉德拍卖“现当代艺术夜场”的...
2016.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