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江待渡 --- 2014秋季香港艺术拍卖评论(三)
第二章 看那些绚烂的烟花
70后 小龙飞天
那夜,苏记夜场完毕,微信朋友圈里刷屏的都是70后登上千万台阶后的激动表情,纷纷鼓掌祝贺,表达着“中国当代从此终于后继有人了”的兴奋状态。 贾霭力(1979),王光乐(1976),刘韡(1972)正是这令人激动的三位明星。其中最亮眼的莫过于贾霭力,2009年《瘋景1号》980万落槌,加上佣金1180万港币,奋力踏上千万级的舞台。 贾霭力、王光乐、刘韡的作品及这几位艺术家是否真正能成为中国当代的未来生力军等问题本文暂不作评价。 需要看到的是,在这个二级市场内容严重青黄不接的当下,“被大师”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70后也几乎是最合适的人选。 也就是说,存在即合理。 首先70后被放在夜场本身就是一种推动市场形成新纪录的合理策略,用二级市场来催化新一代艺术家在市场里的认知度和未来的流通性。可以理解为对未来的期许和培育,更是市场的需要。 在更早些亮相拍场的陈飞,陈可等虽未踏过千万级的台阶,但发展轨迹也基本一致,在创出几百万的个人纪录之后保持基本平稳明确的留在了市场里。
70后在苏记日场中的表现就平和许多,也更接近实际市场换手价格。陈飞,陈可、韦嘉,屠宏涛等都稳定在估价内平稳成交。 本季小黑马还有袁远,苏记日场1件,保利香港2件表现不错,及即将开拍的佳士得上海中红色的一件,使得袁远在二级市场的集中亮相特别亮眼。 70后名单,各家基本80%相近,可稳固流通的也仅有10人左右,总市场容量顶到天也不过2000万以内,可见70,80后的二级市场厚积薄发依然任重而道远。 过度的担忧泡沫 和 盲目的乐观未来对于目前的70,80后板块来说都为时过早。 同时,也意味着,70后80后在市场上具备巨大的潜力,尤其是已在一级市场不断沉淀、推广,但还没有升级到二级市场进行交易的艺术家是新进藏家们值得关注的潜力群体。所以,周末没事就多逛画廊,多淘金吧 。
家家都有新水墨,名单各个都不同
新水墨早就不是新话题了。今年4家同台,所谓“家家都有新水墨,名单各个都不同”。
各家共有的有刘国松,徐累,李津属于新水墨先锋兵,稳稳的占着江湖地位。 辈份还是要分的,刘国松毕竟是爷爷辈,经过几十的创作酝酿,陈酒馥郁,又赶上新水墨市场的黄金时代,自然最有竞争力。 本季刘国松作品的拍场表现可谓厚积薄发,势不可挡。 苏记文人水墨专场9件,香港保利夜场7件,水墨专场1件,佳士得Asia+ 1件,香港嘉德6件。 总共24件,件件成交,百万以上成交作品11件。 李津稳健依旧。 徐累新工笔出品量甚少,精工细腻,本季仅香港保利1件,苏富比近现代专场里1件,尺幅均不到3平尺,但成交都在百万上下,不可谓不贵。
纵览新水墨版图,本季的小黑马也不少: 阿海( 香港保利,香港嘉德),祝峥名(香港嘉德), 王濛莎(香港保利)等初上香港拍场表现不俗,秦艾,袁旃,肖旭,雷苗等唯美的新工笔艺术家颇收藏家青睐。 同时,近两年来的工笔新锐红人徐华翎出现了揠苗助长的迹象,2件作品都因估价过高而流拍,需要小小警惕下。 新水墨正处于芬芳酝酿、互相发酵、博弈胜出的现在进行时。相信还会有新人的不断被加入到收藏视野中。
看完名单,再聊聊各家风貌。
苏记以“当代文人艺术:丘壑内营”为主题,由擅长古董的龙美仙女士掌门,2014春季的首场当代文人艺术专场以器物、家具、古典绘画、当代水墨进行文人美学的混搭版是极成功的策略,使苏记的文人美学主张深入人心 。 此次简化,专攻水墨,并以20世纪老前辈的早期当代水墨作品为主,意在呈现在现代语境下再现中国山水。 名单清朗,文人气浓厚,审美气质更偏传统书画,重在港台区域,在海外发展的艺术家,如王己千( 纽约),方召麐(英国),吕寿琨(香港),王无邪(香港)及刘国松(台湾)等。从作品面貌上看,港系与台系总是有差距, 无论在作品的醇厚通透上,还是在价格的厚积薄发上,港系似乎都会差一个段位。文化底蕴使然,地域文化的分化使然。
香港嘉德 选件阵地在大陆,名单自然也更贴大陆藏家的口味,也更加宽泛一些。新工笔占了很大的篇目。但是作品选件还是讲究美学上的把关,令人赏心悦目。 新人辈出且价格不菲。
香港保利的新水墨,向来是追求体量,什么热门卖什么。朱新建,李津,刘国松,丁雄泉都是保利的量最足。每季总有冲高头筹的,也总有黯然离场的,在保利的大池子里大浪淘沙。
佳记还未到11月底的大拍,Asia+专场全球混搭版小拍在当代水墨部分不具有代表性,但仅一件刘国松依旧卖的火热:区区不到2平尺的小作品价格将近50万成交。可见刘爷爷作品在哪里藏家就跟到哪里,哪里都没有漏可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