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作为一种体验

文:胡湖 2014年1月16日 专栏胡湖
看展,是人与艺术接触的主要方式。而策展和布展,早已被拔高成一种学术,是专业人士才能涉足的领域。就我所见的展览,所重视的都是作品和作品的关系、作品和空间的关系、作品与艺术家或策展人的关系。重视「人」与作品关系的,很少。

圈外人心态

我所说的「人」,更多的指被视为「圈外人」的普通人。业内人士喜欢自称「圈内人」,但艺术圈从来没有一本公认的花名册。圈内圈外,不过是一种心态,这种心态,极大的左右了人面对艺术的感受。

真正构成艺术圈的,是更多的小艺术圈子。即便你已在艺术圈内待了多年,但能接触的人、经过的事、见过的东西,总是有限的,每个人最熟悉的是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一旦脱离这个环境,进入一个陌生的小圈子,心态马上变成了圈外人。

通常你愿意在一个地方待着,要么是因为这里有人和你有关系,要么是有东西和你有关系,要么就是没事待待也不会别扭的公共场所。没人愿意在一个和自己无关的地方待着,人性是共通的。

而「圈外人心态」的产生,就是发现自己身处一个和自己没什么关系的所在,时间一长,就想离开。作为一个本来就从圈外进入艺术圈的人,两种心态我都时常体验。
知乎网上一位叫artsy 的用户说,一直对莫奈的睡莲和罗斯科的抽象画喜欢不上来,直到看到这两张有人物出现在作品前的照片。
知乎网上一位叫artsy 的用户说,一直对莫奈的睡莲和罗斯科的抽象画喜欢不上来,直到看到这两张有人物出现在作品前的照片。
有艺术品展示的地方,就有圈内人和圈外人。

每次到798,我都会去Hi小店小坐,不是因为这里提供最好的咖啡,也不是因为这里能看到最好的作品,而是因为这里提供多元的艺术体验。你可以只是进来喝杯东西,或者约人谈事,或者翻翻艺术杂志,当然也可以欣赏和购买小店的艺术品。你不会感到不舒服,因为这里平常主要为圈外人服务。

而步入艺术区的画廊和美术馆,就很难调整心态,因为这里大多数时候只提供单一的艺术体验。现场的空旷、安静是一种无形的压力,你能做的唯有面对作品,以一种无准备的状态与艺术短兵相接,企图与艺术对话却发现语无伦次。只能程式化的从一件件作品前经过,看看标签,拍照,然后离开,像大多数人一样。

逛艺博会和拍卖会的感觉相对好一些,因为作品够多,场地够大,最主要是有很多人。现场的热闹会稀释那种独自面对作品的冷场和独处一个空间的别扭,人来人往让这里变成了公众场所。
知乎网上一位叫artsy 的用户说,一直对莫奈的睡莲和罗斯科的抽象画喜欢不上来,直到看到这两张有人物出现在作品前的照片。
知乎网上一位叫artsy 的用户说,一直对莫奈的睡莲和罗斯科的抽象画喜欢不上来,直到看到这两张有人物出现在作品前的照片。
然而,大部分艺术机构实际上是为私人定制的,展示作品的目的不是为了让人更好的理解作品,而是为了让作品显得昂贵或学术。作品高高在上,抗拒着有兴趣了解但无意购买的人。以致进入这些艺术机构的人,还没有来得及仔细欣赏作品,就感受到自己和这里的无关,圈外人心态开始作祟,于是赶紧拍个照,闪人了事。
 
我们宁愿在自己的手机里脑补细节并不丰富的照片,也不愿意在现场多待一刻。因为手机里的照片是自己亲手拍的,反而是在方寸屏幕上,这些作品与自己有了关系。到了必须清理手机相册之时,轻触一下删除键,你与这些曾近距离目击过的作品的关系又重归于零。而那些你喜欢的作品,你会一直存在相册里,并不时找机会展示给他人,好像某种程度上,这件作品已经归你了一样。
 
我们总说艺术品一定要看原作,但忘记了多数时候,我们和艺术品的亲密接触,是在出版物和互联网上完成的。纸面和屏幕比现场更亲切,是什么造成了这种体验上的微妙差异? 
首届“拍卖双年展”开幕现场,参与行为作品《卖笑》的“圈外人”,每当一件作品落槌成交,他们就会一起发出一声大笑。(摄影:侯在林)
首届“拍卖双年展”开幕现场,参与行为作品《卖笑》的“圈外人”,每当一件作品落槌成交,他们就会一起发出一声大笑。(摄影:侯在林)
期望缺席

「用户体验」,是互联网行业使用最频繁的词汇之一,但至今被很多传统行业忽视。「用户体验」的一个重要概念叫「用户期望」,指用户在体验产品之前或过程中,对满足自己需求或符合自己行为习惯的心理预期。好的用户体验,就是达到或超越用户期望,给用户带来愉悦度和价值感。

让我们稍微说远一点。同样作为一种文艺形式,文学、音乐、电影等都已经面对大众建立起了行之有效的期望机制,这套机制包括默认的消费行为、可控的体验时间、简单的评判标准。

面对音乐、电影、文学我们应该干什么?用几分钟、几小时或几天的时间去听、去看、去读就可以了。而完成内容消费之后,我们会很习惯性的给出简单评价,好看或者不好看,好听或者不好听。再具体而言,我们可以评价剧情是否精彩,旋律是否悦耳,演员的扮相和演技如何如何。如果还不够,大可以去专门写一篇评论。这每一步的流程,都已渗透成生活中的日常习惯。
2013 年11 月3 日开幕的首届“拍卖双年展”,陈彧君陈彧凡的参展作品《包装作品》是4 个木质包装箱,只有其中一个木箱中有成型的雕塑作品,另外3 个箱子在买家开箱后切去木箱一角,木箱成为作品本身。
2013 年11 月3 日开幕的首届“拍卖双年展”,陈彧君陈彧凡的参展作品《包装作品》是4 个木质包装箱,只有其中一个木箱中有成型的雕塑作品,另外3 个箱子在买家开箱后切去木箱一角,木箱成为作品本身。
但置身艺术展览现场,我们应该干什么呢?我们当然知道要去看,但该如何看,该看多久,看完该如何评价?没有标准答案。我们不知所措的原因在于,面对艺术尤其是当代艺术的心理预期没有建立起来。

在行为模式上,艺术现场的空间和时间常让我们感到被动,不知该如何反应。而在纸面和屏幕上,仅仅「翻页」和「缩放」两个动作就能让我们解脱出来,变成艺术的「掌控者」。

但评判标准的问题就没这么容易解决。

说一部电影或一本小说好看,无论如何都不带贬义。但如果说一件艺术品「好看」,在「圈内人」听来并不是多高的评价,言外之意可能是徒具形式而缺乏内在价值。但艺术品的「内在价值」是什么,「圈外人」一直不得其门而入。

「圈外人」会下意识的将欣赏其他文艺形式的心理预期应用到艺术品之上,但当他们做出「画得真像」或者「真好看」的正常反应时,却被「圈内人」视为不懂艺术。
2013年11月,艺术家Leandro erlich的公共艺术装置《石库门》在上海静安家里中心实施,吸引了众多路人参与。
2013年11月,艺术家Leandro erlich的公共艺术装置《石库门》在上海静安家里中心实施,吸引了众多路人参与。
但艺术史的每一次发展,都伴随着评判标准的更替,前人刚建立起来的体验艺术的期望机制也同时被推翻。而造成这些颠覆的,往往都是艺术小圈子里的人,他们有他们的背景、他们的语境和他们的江湖。你不在那个场里,就没有那个雷达,自然就不理解他们对艺术的心理预期。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对艺术特别是很多现代以来的艺术,没有同感,没有共鸣,才是正常的事。

但现在的问题是,艺术圈内的分化越来越严重,所谓「圈内人」互相之间对艺术的心理预期都很难共振了。而偏偏要命的是,这个时候市场和媒体又让艺术家、收藏家等「圈内人」成为了明星,而明星最需要的是认同,越多越好,于是他们希望那些本来没有被视为艺术受众的「圈外人」,开始被他们创造或购买的艺术打动。
2013hi 小店年度派对高瑀“星星落在我头上”,气氛热闹、交谈甚欢。
2013hi 小店年度派对高瑀“星星落在我头上”,气氛热闹、交谈甚欢。
艺术之于你我
 
艺术如何打动一个「圈外人」,业内人士的选择是「推广」和「教育」。但对受众来说,推也好教也好,都是你的事,只有我的体验,我的感受,才是自己的事。

艺术早已不再只是一种视觉形式,它是语言,是理论,是艺术家本人,是作品背后的故事,是围绕作品的讨论,是艺术市场,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个阶层的优越感,是很多很多你透过作品看不到的东西。

但当这些东西和我无关的时候,艺术就什么也不是。重要的不是艺术是什么,而是我面对艺术能做些什么,我通过艺术体验到了什么?
不要告诉我「艺术是什么」,告诉我「艺术之于你我是什么」?
在儿童眼中,艺术是什么? 2012 年托尼· 克拉格展览现场。
在儿童眼中,艺术是什么? 2012 年托尼· 克拉格展览现场。
我偏执的相信很多人购买艺术,并不是因为多么喜欢艺术,而是当他面对艺术的时候,他做出的最习惯的反应不是体验,而是购买。艺术市场一直在潜移默化的告诉买家,艺术之于你,就是你可以拥有的东西,当买家被邀请到艺术展览现场面对作品时,所有的潜台词都是你应该把艺术买回家。

当然,「购买」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体验,甚至可以说,种种艺术体验都可以指向购买。只有真正出过价、举过牌的人,才能感受到一件作品最真实的市场价值。而欣赏自己收藏的艺术品,与欣赏其他艺术品的体验也大相径庭。

但并非人人会成为买家,当你无意或无力购买时,你发现所能做的就只有拍照了。在艺术品前面拍照的行为,和那些在旅游景点上写「到此一游」的行为并没有本质的不同,都是因为所提供的体验太单一,而人的心理都一样,来了一趟总想留下点和自己有关的东西。

一个外向生长的艺术生态,应该让形色各异的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和艺术建立关系,拥有各自不同的艺术体验。而现在,这种尝试在线下线上都已开始。
当作品的轮廓被模糊掉时,“距离”是不是会变成零?喜玛拉雅美术馆开馆展现场。
当作品的轮廓被模糊掉时,“距离”是不是会变成零?喜玛拉雅美术馆开馆展现场。
在2013年的首届「拍卖双年展」上,参展的作品被分成「完成时」、「进行时」、「将来时」三种时态,后两种时态的作品都需要买家或者志愿者参与互动才能最终完成,如陈彧凡陈彧君的《包装/作品》、展望的《寻找非物质——100元人民币》等,展览开幕当天有多件作品在现场实施,比如肖鲁的《皮纸间》、胡尹萍&卜云军的《卖笑》等。在「拍卖双年展」的策展理念中,他人的体验和参与成为展览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直接成为作品的一部分。
 
互联网也正在重构人的行为。比如「搜索」、「点评」、「点赞」、「分享」、「发布」,都是伟大的发明,这些操作既是互联网的基本操作,也将构成互联网艺术体验有别于线下的基石。唯有通过互联网,体验艺术的人群才能达到前所未有的广度。

艺术,正在变成一种多维的体验,变得可以与每个人有关。

热门关键词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