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停滞?对这个艺术组织来说,不存在的!
疫情下诸事不宜的魔咒被打破了。来自纽约布鲁克林的艺术组织MSCHF,4月29日发布了最新的快闪项目Severed Spots:将一张价值3万美元的达明安·赫斯特(Damien Hirst)的波点版画切割分售,一个波点480美元,上线旋即销售一空。同时进行的,是拍卖切空的版画轮廓。最终,这张波点版画共斩获了303240美元的成交额,比一张真正的赫斯特波点还要贵。疫情下,传统艺术界面临的销售停滞和话题萎靡显然没有对MSCHF造成压力。
首先,我们来简单认识一下MSCHF。这个艺术创意组织成立于2016年。最初跟一些大型商业品牌合作,做些社会推广的活动。2019年,MSCHF基因突变,开始每两周发布一次独立快闪行动,从此奔跑在魔性的康庄大道上。
项目1号Persistence of Chaos,堪称数字世界的噩梦成真:在一台三星笔记本电脑上注入6种曾造成全球价值950亿经济损失的超级电脑病毒:包括因窃取银行信息和企业数据而臭名昭著的“黑色龙舌兰”、造成欧洲大面积医疗系统瘫痪的“Wanna Cry”、已知扩散速度最快的俄罗斯定制病毒My Doom和在第一周就造成150亿经济损失的超级病毒I LOVE YOU。为了确保病毒不会传播,MSCHF对这台笔记本进行了简单的气隙网处理后进行拍卖。经过多轮竞价,这台剧毒笔记本以135万美元落槌。
项目4号Netflix Hangout,是一个安装在Chrome浏览器上的插件,能把显示屏伪装成“在线会议”的模样。让人在办公时间肆无忌惮地刷剧而不被发现。
项目6号“耶稣之鞋”,以《圣经》马太福音耶稣走在水上为灵感。MSCHF在NIKE AIR MAX 97系列运动鞋的气垫里注入了60cc的“圣水”—— 《圣经》故事发生地约旦河的河水。发售定价为1425美元,一分钟内全部售罄。如今在二手市场上价值已翻了将近8倍。
项目8号 “公牛和月亮”(Bull and Moon),是一个号称根据星象匹配股票的APP,用户只需输入生日,系统就会按星盘自动匹配最适合的上市公司股票。传销骗局般的设计背后,是对星座相关大数据的真实收集分析,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严密计算机算法。因其严肃的荒诞性,这个APP被包括彭博社和Market Watch这样的主流金融媒体纳入讨论。
近期发布的项目16号“盲盒”,是100美元就能购买一个随机的盒子,里面可能是价值7000美元的劳力士,也可能是一盒口香糖。如果坚持100天不开封,MSCHF返现1000美元。
可以说MSCHF的每一个计划,都是对当代生活现象的切入。“公牛和月亮”解剖了星座产业背后,搜集庞大数据利用于资本运作的可能。“耶稣之鞋”调侃商业品牌合作的泛滥和天花乱坠的噱头。“看剧插件”是对在枯燥工作中求生存的现代人的同情,用幽默对抗企业对个人的压制。“盲盒”讨论人类的好奇、侥幸和贪婪,和以此为利益的“盲盒”类商业模式。
这次切割波点画,则是瞄准了当代艺术自欺欺人的商业本质。在项目宣言中,MSCHF说:“一个多世纪以来艺术、默认、评论,同时玩弄着自己和商业价值的关系。假装自己和根本的经济目的无关。” “商业化是对艺术的叛逃……与其去制作僵尸一样的装饰画,不如把现存的复制品分发出去。”MSCHF大多采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手法对这些议题进行表现。不仅让实施变得直接而明朗,还有效地赋予了行为本身一层“镜中镜”般的复杂维度。和Banksy的碎纸机事件——以反体制的立场、利用体制程序、挣体制钱的行为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执行上,MSCHF完全遵循互联网公司的行为模式,体现出对当代市场的精准把握和对用户体验的深入理解。每一个项目即相当于一款产品:单独的网站、仅属于它的风格语言、量身定制的宣传方式。“耶稣之鞋”中,MSCHF完全仿照时尚大片地炮制了展示页面,并在发售之前,借助“送鞋给网红”这种时尚业惯用的套路,进行带货宣传。“公牛和月亮”的APP页面昂贵精美,用星座派的语调分析股票数据,真的很容易让人相信它就是一个另类投资的小清新。切割波点的网站上,播放了赫斯特原版画从开箱到切割的全过程,相当于一场在线直播的行为艺术。观众可以在画面上点击波点购买,整个行为引导清晰,操作便利。一姐发现,不管是哪个项目,何种形式,MSCHF都能在不点击二级链接的前提下,做到一页之内,完成项目叙述,购买/参与。从兴趣到了解,再到行动,一气呵成。
在平时,这也许还只是新鲜的优势。但在如今情形下,熟稔的互联网技巧已是重要的生存技能。想起同样以创意为生的艺术界,苦苦攀越着线上线下界限而不得的苦相,一姐只能说,思维的鸿沟是无法越过的江河,而思维方式常决定于立场。立场不改变,思维很难转化。
对MSCHF为代表的新一代创作主体来说,用互联网思维去思考,仿佛喝水吃饭一样平常:用互联网语言去叙述,再通过互联网群体去传播。一切自然的不能再自然。去中心化、去门槛、反体制、快节奏、幽默、犀利于传统产业是不得已的削足适履和暧昧尝试,于MSCHF这类组织却是与生俱来的胎记。这也决定了MSCHF这样的创作主体,不可能依附传统艺术界所追求的“特权式”结构。传统体制对他们也谈不上提携和帮助。他们不需在传统和新生中选择,因为传统对他们来说不是一个选项。从团队的能力、技术构成,到每一个项目的设计、执行和宣传,MSCHF都以如星辰散落宇宙的广阔大众,而不是小圈玩家为对象。只要你喜欢这个想法,愿意并有能力参与,众生即皆平等。这里的参与不单指消费。如果只是分装消费,那不是互联网思维。
很多人错误地把当代艺术家大量复制销售作品的行为,当作了互联网思维的去中心化。但一张油画印成版画,做成玩偶卖钱,并不是去中心化。因为原作就是那个中心,无论生产多少件复制品,都不过是原作光环的碎片。原作跟复制品,永远不可能平等。反过来这些复制品的存在,还会进一步促使权利集中在原作上。真正的去中心化,是每一个构成元素都同样重要,相辅相成。比如,买下波点的每一个人都同等重要,而最后拍下空框的也并不比买波点的人更优越。这两者无论花费高低,对Severed Spots这个行为来说同等重要。再比如“看剧插件”等项目,每一个体验的人都是创作的一部分,没有他们的参与,插件项目就是失败的。参与者在MSCHF的项目里并非作为倾销对象而存在,促成消费也不是MSCHF项目的唯一目的。而恰恰是这样多层次、多角度的平等参与,让MSCHF的在关键时刻弹无虚发,商业品牌利益不断推向新高。
对当代艺术行业来说,随着青年一代的成长,科技的不断发展,更多以互联网精神为旗帜的MSCHF将会出现。如何看待这些新生势力?极端分化的阶级,终将逼迫我们每一个人对立场做出选择:是继续做特权的象征,还是走向“共和”?传统的、代表身份、财富和权力的艺术创作和收藏,无论何时何地会一直存在;而互联网科技让另一种拥抱芸芸众生的艺术群体,也拥有了过好日子的可能。一姐认为,与其纠结线下线上,不如问问自己:到底要拥抱谁,服务谁。是服务于传统,还是服务于未来?对一姐来说,两者无高下,甘心就好,高兴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