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仍在,秩序荒唐
和大多数去拍卖场看热闹的人一样,今年香港春拍,我也是紧盯着几件重要的高价拍品,包括苏富比拍卖行的安迪·沃霍尔的《毛泽东》以及巴斯特奎亚特的《致水神》,和万众嘱目的保利拍卖行的曾梵志的《面具系列1996 No.6》。
在巴塞尔香港博览会冷却了亚洲艺术收藏者购物热情后的香港春拍,苏富比和保利仍然有此卓越的成交的确可喜可贺;不过冷静地面对可以查询过往成交纪录的这几件作品时,又不得不承认当我们恭喜拍卖行的成绩、恭喜新买家的购藏时,又不得不同情这些卖出天价作品的投资者们,他们基本上都是小赔钱割肉出局的。
天价拍品造就的媒体曝光后的围观效应其实与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绝大部份从业人员什么关系都没有,天价的光芒也一点掩盖不了不少中国当代艺术家的作品跌至谷底还无人问津的事实,我以前特别不相信所谓F4市场火了,其它艺术家市场就火的论调;现在也不相信曾梵志作品市场涨了,其它艺术家作品跟着涨的论调。
艺术品的市场价值完全建立在人们对具体作品的主观估计上,主观估计发生变化,价值马上就发生变化,没有什么跟着涨之说。
这样的例子很多,曾梵志《面具系列1996 No.6》以过亿元港币成交了,而岳敏君的作品《和平鸽》却250万无人出价流标了,谢墨凛的巨幅作品也流标了,甚至堪称中国当代艺术史经典的张晓刚的《血缘·母与子1号》也流标了,而且有人提醒我,这些艺术家的代理美国画廊亚洲代表就在现场,微笑地看着流标,像是在欣赏女拍卖师轻描淡写的一句话“PASS”。
这是最让人不能理解的市场秩序,这些优秀艺术家的代理机构好像对艺术家作品的市场表现无动于衷,跌到多少都不是底谷的感觉。
上个世纪,北京有个有名洗涤品牌叫“熊猫”,后来与美国宝洁合资了,后来宝洁生产自己的汰渍、碧浪等产品,逐渐吞噬了“熊猫”的市场。我觉得这种商业套路现在在与中国当代优秀艺术家相关的合作中频频闪现。
一场拍卖的结果无法代表整体市场的格局,以一场春拍去讨论市场是否复苏没有意义,而且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在没有更广泛的公众关注、更多的热爱艺术热爱钱的人在现场、更有效的真金白银(而不是吹牛逼)投入进来,说市场复苏不仅是毫无意义而且简直就是骗人骗己。
我挺讨厌自己,每次谈起艺术品市场,都说是建仓良机。现在还是忍不住要吐槽,市场一直都有喜新厌旧的毛病,而且最无法改变的是,新人就站在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