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艺术市场,又站在了一个交叉点上

文:黄亚纪 2020年4月1日 专栏黄亚纪
“好像重要藏家都没来”,这句话流传在今年台北国际艺术博览会(Art Taipei)的现场。尽管最后一天人潮涌现,民众热烈对艺术心醉地流连忘返。最可爱的一点莫过于入口仅靠两件安尼施·卡普尔(Anish Kapoor)圆盘作品撑起的“向大师致敬”特展区,观众排着队伍、等候轮番拍照——不知道能否提升参展画廊对此次展会的满意度。
但是买气不差!开幕第一天即传来完售捷报的,是琢璞艺术中心抢眼的英国艺术家Mr. Doodle涂鸦先生的现场创作,听说布展前一天就疯狂订购,开幕当天立刻完售,而且作品还换过了好几轮!潮流艺术当道的今天,大家都在寻找下一个辨识度高的潮流艺术家。
东京的FUMA Contemporary Tokyo | BUNKYO ART也在开展当晚完售,带来的是平贺敬(Kei Hiraga)1960年代的小幅画作、北彩子(Ayako Kita)结合木与玻璃的人形雕塑、金巻芳俊(Yoshitoshi Kanemaki)的木雕与画作。

台湾藏家对日本的木雕真的情有独钟,东京年轻画廊s+arts带来齐藤智史(Satoshi Saitoh)的木雕也是被“秒杀”。有人说这是台湾风靡中村萌(Moe Nakamura)的连带效应,我想另一部分也因与公仔概念相通吧。
所以销售成果挺不错!多数本地画廊表示销售比预期中好,主要以中小型作品或中低价位为主。几名本地艺术家也几乎完售,包括向来是学界、市场皆受高度好评的吴耿祯、年轻的新写实艺术家邱奕辰等。而原本以为已经受市场冷落的日本Kawaii风格,多名艺术家在最后几天依旧开出长红。
除了藏家的缺席,台湾重要画廊也仅剩亚洲艺术中心、索卡艺术中心继续参展,诚品画廊、耿画廊、大未来林舍或是前卫的就在艺术空间、笔者的亚纪画廊,都已是连续第二年缺席。但3812画廊带来的大件萧勤作品还是可看,销售也不错。白石画廊往前一步,在市场爆发前及早带来日本靉呕(Ay-O)的画布原作,价格70万元人民币左右,获得订购;现场最热销的还是小松美羽。中国大陆艺术家方面,墨斋Ink Studio的徐冰,注目高反应少;Amanda 魏画廊的墙面则遗留着周春芽作品成交的牌子,可惜我没见着火热成交的现场。
整个博览会最让人感到特别的,是首度出现的“CA/DA 日本现代美术商协同组合”特区,此区共有13家画廊参展(完售的FUMA Contemporary Tokyo | BUNKYO ART也属此区),并规划“战后日本艺术”特展。参展画廊带来具体派、物派到年轻艺术家,甚至手冢治虫(Tezuka Osamu)的赛璐璐片。“战后日本艺术”特展中不缺高松次郎、斋藤义重、赤瀬川原平、三木富雄等艺术家的精品,许多藏家与业界人士都表示在此区的知识量收获最大——至于成交量,恐怕还得拍卖说了算吧。
其实“CA/DA 日本现代美术商协同组合”的出现与好评,正好说明了亚洲当代艺术市场的结构性问题。这些缺乏漂亮参展经历、委身银座小办公楼里的画廊,通常拥有最丰厚的战后艺术库存与收藏。从博览会的角度,大型当代博览会几乎不可能选择他们作博览会A咖,但是他们也实实在在拥有藏家与市场需要的精品。
 
博览会通常反映了当地的艺术市场品味,也因此才普遍被称为“市场的风向球”,尤其在艺术市场日趋成熟的亚洲,市场分众的趋势愈来愈明显,各家博览会的定位与路线也会愈来愈清晰。各位读者可能耳闻,台北的艺术市场正在历经蜕变,2018年由任天晋(Magnus Renfrew)主导的台北当代艺术博览会(Taipei Dangdai)宣布举办,2019年1月也成功地打响名号,博览会的消长成为众所注目的焦点。
画廊缺席、藏家缺席的Art Taipei,今年算不算表现不佳?其实这必须要看从何种角度评断。近几年的Art Taipei其实反映普罗大众的艺术喜好,尽管缺乏国际、知名、高价的作品,仿佛缺少了“看头”,实际成交还是让许多参展画廊满意,就得看带来什么作品。
 
若拿周末观展的人潮比较,来逛Art Taipei的民众确实与1月逛Taipei Dangdai相当不同。那究竟吸引到的是不是参展商的潜力客群?这个配对,就是博览会的行销与定位,也是博览会作为平台最需要着墨的地方。若配对不起来、一味地强调“国际化”,有时候也仅是一种迷思而已。
“亚洲历史最悠久的博览会”,一直是Art Taipei引以为傲的一点。台北作为亚洲最稳定的艺术交易市场,台湾藏家的实力是全世界有目共睹。在这个城市诞生一个国际艺术博览会,听起来是必然也必须的。
 
1995年起,主办单位画廊协会建立起Art Taipei的国际架构,不曾间断地举行至今。其实笔者2003年底进入艺术产业的第一份工作,便是在画廊协会内负责博览会的国际招商与策展,其后几年也正是中国艺术博览会蓬勃发生之时,也参访了艺术北京、中艺博国际画廊博览会(CIGE)、上海当代艺术展(ShContemporary)等开幕盛况——与当下博览会的现状相较,Art Taipei能够继续至今,老实说,真的必须感谢画廊协会资深画廊的坚持与付出。
因为2003年台湾历经SARS,社会经济处于全面谷底,2004年初举办的Art Taipei仅有28家,这可能是现在的各位难以想象的;2005年共有34家,包括6家国际画廊。到2006年后奠定规模,逐渐增加到80-100家。
 
笔者记得在招商2005年画廊时,曾前往东京知名的当代画廊拜访,但多数画廊对我可是白眼相看,甚至出语“你们应该到银座那些小画廊去招商就好!”(这在现在那些小画廊能拿出具体派、物派的精品时,难道不是格外讽刺吗?)其中唯独一家表示出浓厚兴趣并愿意飞来台北参与讲座的,就是三潴画廊主三潴末雄先生了。三年后的2008年,已离职在上海工作的我,于Art Taipei现场又遇到三潴先生,他兴奋地和我说,“Kou-san,你看,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
是的,2006-2008年是台湾艺术市场整体转向当代艺术的重要时间,这与中国当代艺术的兴起当然有深刻连结;而后又历经三年的2011年,台湾的当代艺术市场已非常成熟,也迎来其后三年(2011-2013)的Art Taipei全盛期:贝浩登、立木画廊、香格纳画廊、麦勒画廊、北京公社、马凌画廊、日本澡堂画廊、小山登美夫画廊等都先后前来参展。但2013年,香港博览会正式成为巴塞尔香港、画廊协会内又产生嫌隙纷争的原因,博览会的声势开始转变,样貌也逐渐转往现在的区域性模样。
在我任职画廊协会的最后一年,博览会团队提出了两个帮助博览会升级的方案:一是将博览会由画廊协会事务切割、交由独立公司营运,这样能让博览会完全专业化;二是将博览会主场拉至香港,我们也至香港考察场地——当时香港会展中心告知我们,已经有一个英国人和他们订了明年的场地,要举办当代艺术展了!
 
时机经常是决定未来的关键,可惜拥有最悠久历史的Art Taipei错过了。现在台北又站上另一个交叉点上,时下的变动让不少人开始讨论台北再度成为华人艺术市场交易中心的可能性,相应的税制讨论也是当下艺术产业最热门的话题。但根据笔者的观察,税制的优惠并非改善地区产业结构的最重要助力,事实上近十几年来没有看见任何产业会因减税而茁壮,更重要的是产业本身必须进行的革新,包括博览会、画廊以及担任生产者的艺术家。可惜这些革新,并不是一年半载可以完成,台北可能又将错过一次时机,但幸运的是,在短暂几年之内,台北依旧会是“环境最好”的艺术产业城市。
跳脱亚洲,今年一个比较特殊的博览会产业新闻是,同样以协会角色——国际摄影艺术经销商协会(AIPAD,Association of International Photography Dealers)举办的纽约摄影博览会(AIPAD),邀请它最大的竞争对手巴黎摄影博览会(Paris Photo)接手纽约摄影博览会AIPAD的营运。在明年4月,巴黎摄影博览会纽约展会(Paris Photo New York)将重新登台。AIPAD与Art Taipei遭遇相同难题:会员保守但又必须将博览会视为会员服务之两难、无法留住专业团队、品牌已难重建或当代化。但事实上纽约具有全球最大的摄影市场与收藏族群——AIPAD这个举动,在我看来是非常直得敬佩,也可以是Art Taipei接下来的一个参考。

热门关键词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