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k,掀开2017年的第一页
大学三年级的时候学校开设了一门管理学课程,第一堂课的作业就是写一份未来的职业规划,老师说十年后再回过头去看,你们的职业方向肯定和现在写的八九不离十。当时我们都不以为然,在那个青春恣意挥霍的年纪,所谓的事业或者工作仅仅是个飘在远方的泡沫。但为了应付这门作业,我还是硬着头皮,凭空勾勒出一翻未来职业蓝图——进出版社当个编辑。没想到十年后,老师当初的那番话真要在2017年应验了——刚刚过完十岁生日的《Hi艺术》杂志正式与中信出版社合作,以Mook(杂志书)的形式与读者见面,并以两个月一期的稳定节奏出版。不过粉丝们请放心,我们依旧还是您初识的那位“当代艺术专家”,只是彼时的小鲜肉如今已成长为“老司机”。
Mook原意是介于杂志(Magazine)和书籍(Book)之间而形成的一个英日混血的组合单词。但是对于此时加入Mook行列的我们来说,更像是在加速的互联网时代下铺设的阅读缓冲地带。所以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们在内容、版式、物料等方面历经多次调整,删繁就简,砍掉细枝末节,优化阅读体验,给读者提供一个可以从容呼吸的阅读空间。当然我们同时还会不遗余力地为移动阅读控们源源不断地供应有营养的内容,2016年74万+的公众微信号累计阅读数对我们来说既是鼓励也是鞭策。
每逢此时,“Hi艺术年度榜”已成为一套约定俗成的规定动作,以榜单为旁证线索,用客观的数据,深入的访谈为读者提供一份详实的2016年当代艺术报告。如果用“变阵”二字来总结相对温和的2015年当代艺术圈的话,那么用“跌宕起伏”来形容2016年一点也不为过,单看有史以来最长的那份涨跌榜和上下榜名单就可想而知当代艺术经历了多么震荡的一年。尽管TOP10几乎坐怀不乱各归其位,但这次我们将年龄上限调整至80岁,余友涵、尚扬、王怀庆等老炮们荣耀回归的同时,却给榜单的后半部分制造了不小的余震,直接导致的结果是一批70后艺术家出局,百强席位也由去年的17位降到了13位。榜单或许与艺术家们的苦心孤诣对艺术的追求无关,但再成功的艺术家都需要不断越过一座座山丘。段建宇以第69位的不俗成绩首次入榜,其兄长段建伟也由去年的90位大幅度提升至58位,段氏兄妹的案例或许可以成为2016年关键词之一“‘坏画’成市场新宠”的佐证。泰康成为苏富比第一大股东、上海画廊聚焦西岸、当代艺术产能过剩、小城镇国际艺术展井喷等小热点、大事件,为我们勾勒旧格局的同时,也为2017年的趋势预留了种种蛛丝马迹。
2017年来了,我们与2016年就此别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