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村镇和小学都不得不废弃时,艺术又能做什么?

文:高瑀 2018年8月15日 专栏高瑀
从阿伯丁飞到阿姆斯特丹再到东京,马不停蹄地坐新干线到越后汤泽,再换乘电车到达松代,从凉爽的苏格兰乡村一路向东,日本的乡村以一种让我猝不及防的热烈温度迎接了我。
因为参加第7届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的关系,我第二次来到了这里。上次来还是冬季,电车穿过黑暗漫长的隧道,速度改变了气压,耳朵发疼。然后突然天光大亮,转眼就是缤纷的雪国了。在那一刻就明白,川端康成很写实啊。虽然,除了那段开头,我并没有真地读过《雪国》这本书。此外,对于此地的认识,我就只局限于这里是日本战国一代战神上杉谦信的地盘,出产最好的大米和清酒,如此而已。
后来又因为构思作品的关系,我进一步知道越后还是书法家良宽和尚的故乡,而良宽曾经捡到的那一截儿写有“峨眉山下桥”的大木桩子,百年前正是自我在重庆每天里对着喝酒的长江漂流到海,辗转日本的。但所有的这些,其实都还是从故纸堆里的知识出发,再以某种自我想象建立起的联系罢了。
到达松代车站,第一件事儿是买了两条毛巾擦汗。然后直奔此次展览我分配到的场地。这是室野村奴奈川小学的一间教室。小学据说因为生源不足的问题,已经废弃,转而作为艺术祭的场地已有多年。类似这样还有三省小学校,东川小学校等等,都无一例外地保留着昔日的痕迹但又人去楼空,后来进入空间的艺术,从某种程度更突出了这种落寞感。田岛征三在《绘本博物馆》里用树枝制作的场景复原式的作品,和三省小学校门口的铸铁小雪人,尤其让我有这样的感觉。
简单整理好教室后,时差击败了高热,我倒在教室地上睡着了。到傍晚才和其他艺术家一块儿回到住所。艺术祭为艺术家和志愿者们提供的住宿,都是那种老旧的学生公寓,简朴的和室,男女分时段的洗澡间,放床垫的橱柜里,写满了到此一游式的留言,很多都是昭和时代的笔迹。作为青春期看日本漫画长大的人,竟然对这样的环境生出一种亲切感。当天恰好又是松代观音祭的第一天,夜里有花火大会,商店街上很是热闹,不时有穿着浴衣的小朋友跑来跑去,露天还摆起了大排挡。比起我在苏格兰的村子,这里的人间烟火,热切太多。
然而就像夜空里的花火转眼不见,第二天,同样的街道就如同被清洗封存了起来,人以及人的痕迹就那么干干净净地消失了。绝大多数的商店,餐厅,居酒屋都关起了门,并在我布展的一周里每天如此。这种干脆利落的消失,显得诡异。但对于当地人来讲,这种消失,想来是种缓慢地消逝,况味自然是不同的。作为一个外来者,我们只能想象,很难说多么的感同身受。
我也许太悲观,总觉得乡村的衰败几乎是必然的,少子化也很难改变了。大地艺术祭虽然本就试图探讨艺术对乡村重建的意义,但总有一种可能,就是当人口越来越少,整个村镇都不得不像那些小学校一样被废弃时,艺术又能做什么呢?
而艺术离开美术馆与画廊,进入田间地头,对于中国人来讲,这种文艺思路听起来很耳熟。据说创始人北川富朗先生在风起云涌的六十年代,的确因为学生运动蹲过政府的大狱。不知道其时先生信仰为何,但作为那个时代的流行思潮,我主观揣测毛主义应该还是影响了一些之后大地艺术祭的态度的。白盒子之外,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可一如美术馆画廊,每一个系统都会生出自己的系统病。艺术如果承担了太过具体的社会功能,并在不断成功经验的积累下,会不会形成某种新的趣味的固化呢?如果会,又如何引入新的可能性呢?这几乎是个要永远问下去的问题,对我做为一个个体的艺术家如此,对一个艺术展也如此。
当然,没有什么是能永远的。艺术家,艺术展,甚至艺术本身。但就如也许注定要消逝的乡村,那些人,人的痕迹都会渐渐远离,无法挽留。我们做艺术,可能就像伸出了一只留恋的手,就像试图接住离开枝头的樱花,徒劳而物哀。多审美啊。这,说不定就够了。

热门关键词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