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婉京:像极了“疑似病例”的2020纽约军械库艺博会

文:周婉京 2020年5月4日 专栏周婉京

上周一,我收到在《纽约时报》杂志任职的朋友发来的邮件,她问我有没有兴趣跟她一起看今年的军械库艺术展(The Armory Show)。我算了一下日期。我应该在上周二刚好完成“自我隔离14天”的要求,可以出门,可以重返布朗校园,甚至可以去纽约跟她喝一杯咖啡。14天前,我的回程之旅也并不顺利。我先是从北京辗转香港,在香港家中隔离了14天后,再从香港搭乘国泰航空(其他航线全部停飞)返回美国。下了飞机,第一时间就被纽约肯尼迪机场的美国海关(CBP)抽查。在小黑屋里,一男一女两个海关官员反复盘问我的行程,我当时没有意识到是我多问了他们一个问题——“为什么我前面那个跟我搭同一班飞机的德国人没被抽查?”

军械库艺博会90号码头展场外景
军械库艺博会90号码头展场外景
军械库艺博会90号码头展场入口
军械库艺博会90号码头展场入口
94号码头展场外景
94号码头展场外景
周婉京:像极了“疑似病例”的2020纽约军械库艺博会
周婉京:像极了“疑似病例”的2020纽约军械库艺博会
周婉京:像极了“疑似病例”的2020纽约军械库艺博会
94号码头展场内景
94号码头展场内景

冒险也要来卖货的意大利画廊

数日之后,我在展会上问了朋友另一个尖锐的问题,“为什么意大利本土确诊病例已经超过3000例,意大利画廊却无一缺席?”话音未落,我们正巧路过几家意大利画廊的展位,分别是来自米兰和那不勒斯的Lia Rumma画廊、米兰的A arte Invernizzi画廊以及布雷西亚的Apalazzo画廊。在我起笔写这篇文章时,它们所在的城市都已对外宣布全面封锁的消息。朋友说,欧洲艺术市场这几年不太景气,意大利人就算冒着回不了家的风险,也要来纽约“卖货”。毕竟,全球艺术品市场在2019年总体缩水5%,但美国市场依旧以44%的绝对份额稳健领跑。i

军械库艺术展常年跻身于纽约人的“To-See list”(必看榜单)之上。纽约的文化也凝聚在这个展览会上,无论是LGBTQ、地下音乐、女性主义、非洲裔和拉美裔移民,都仍然在作品中占了很大比例。虽然我认为但凡是艺博会其本质都是趋同的,但我的朋友坚持认为,军械库还是跟2月才在加州举办的首届Frieze LA有着鲜明对比。她认为,纽约的富人不是住在比弗利山(Beverly Hills)的那种富人——纽约的富人大多是“工作的富人”,而不是范伯伦(Thorstein Veblen)讽刺的那种“有闲阶级”。另外,纽约人几乎不会以WASP(白种/White,盎格鲁-撒克逊/Anglo-Saxon,新教徒/Protestant的缩写)的立场看人。纽约的富人害怕露富如同害怕被超额征税,在填写自己的通讯住址时会特别要求邮局将他们的楼层改写成普通楼层,而非顶层公寓的缩写,“PH”(Penthouse)。

意大利博洛尼亚的P420画廊展位
意大利博洛尼亚的P420画廊展位
南非艺术家威廉·肯特里奇(William Kentridge) 《为等待西贝勒女神而绘画(孤树)》 2019 米兰和那不勒斯的Lia Rumma画廊
南非艺术家威廉·肯特里奇(William Kentridge) 《为等待西贝勒女神而绘画(孤树)》 2019 米兰和那不勒斯的Lia Rumma画廊
纽约的DC Moore Gallery带来当代非洲裔美国艺术家惠特菲尔德•拉弗尔(Whitfield Lovell)的作品,作品基本是由木炭纸绘与现成物拼贴而成
纽约的DC Moore Gallery带来当代非洲裔美国艺术家惠特菲尔德•拉弗尔(Whitfield Lovell)的作品,作品基本是由木炭纸绘与现成物拼贴而成
展场中有不少梳理美国黑人与少数族裔发展史的创作
展场中有不少梳理美国黑人与少数族裔发展史的创作
纽约的Kai Matsymiya画廊是第二届年度Gramercy International Prize的得主,今年带来巴西艺术家Pedro Wirz有关虚拟社交的新作
纽约的Kai Matsymiya画廊是第二届年度Gramercy International Prize的得主,今年带来巴西艺术家Pedro Wirz有关虚拟社交的新作
1981年出生于牙买加的美国视觉艺术家Ebony G. Patterson2018年的作品《触及...》售价1.2万美金,来自纽约的Carolina Nitsch画廊
1981年出生于牙买加的美国视觉艺术家Ebony G. Patterson2018年的作品《触及...》售价1.2万美金,来自纽约的Carolina Nitsch画廊
 

几经调整 屡遭波折

自2017年起,军械库艺术展就改变了以往92号码头展现代艺术、94号码头展当代艺术的设置,旨在融合现代与当代艺术。姑且不看这个目标是否能实现,今年的军械库艺术展共有来自32个国家及地区的180家画廊,分处于90号码头和94号码头两个展场,从属于“画廊”(Galleries)、“展现”(Presents)、“聚焦”(Focus)、“视角”(Perspectives)及“平台”(Platform)五个单元。现场超过八成的作品是当代艺术,只有在一些主要出售二级市场回流作品、知名艺术家版画的画廊才能看到一些熟悉的现代艺术家名字。

例如,杜瑟尔多夫的Ludorff画廊带来的格哈德·里希特(Gerhard Richter)1988年的《蜡烛》、伦敦的ARCHEUS/POST-MODERN画廊带来的皮埃尔·苏拉热(Pierre Soulages)1957年的《Eau-forte V》,以及同样来自伦敦的State画廊带来的霍华德·唐杰(Howard Tangye)在上世纪90年代的水彩组画。上述作品的价格区间,在3万美金到10多万美金不等。然而与展场上宣言式的当代艺术相比,这些现代艺术总是被藏在拐角或者展位内部的VIP室里。也因此,现代艺术在军械库会场上看上去像是为了调和当代艺术激进立场的一个存在,又或许是为了向1913年那个美国现代主义萌发的标志性事件——1913年军械库展览会(1913 Armory Show)致敬。

格哈德·里希特(Gerhard Richter) 《蜡烛》 1988 Ludorff画廊
格哈德·里希特(Gerhard Richter) 《蜡烛》 1988 Ludorff画廊
皮埃尔·苏拉热(Pierre Soulages)《Eau-forte V》 1957 ARCHEUS/POST-MODERN画廊
皮埃尔·苏拉热(Pierre Soulages)《Eau-forte V》 1957 ARCHEUS/POST-MODERN画廊

意大利人喜欢的贴面礼,几乎绝迹于展场之上。大多数人选择用肘部相触、拳头相碰、点头问候的方式代替了亲吻与拥抱。Galleria d’Arte Maggiore画廊(同时在博洛尼亚、米兰和巴黎设有分部)的总监阿莱西亚·卡拉罗塔(Alessia Calarota)说,她事先为自己和团队做了很多的心理建设,她担心因为画廊来自意大利而没有人敢上前询价。结果,美国人比她想得勇敢得多,很多人跟她打招呼。更重要的是,她在开场10分钟内就卖出了一张价值20万欧元的莫兰迪(Giogio Morandi)水彩画作。

而就在它一墙之隔的Kavi Gupta画廊,来自芝加哥并拥有自家印刷出版公司的知名画廊,同样“买气”十足。Kavi Gupta所有作品都有一份不少于5个人的“等候名单”(Waiting List)。这也许跟他们不算太贵的单品价格有关,他们这次带来了Young-il Ahn、Sherman Beck、Michael Joo(迈克尔·约)、Alfred Conteh、Manuel Mathieu(曼纽尔·马蒂厄)等艺术家,价格均在七万五千美金以内。
军械库艺术展今年迎来其第26个“生日”,此前几年一直波折不断。2016年,本杰明·吉诺齐奥(Benjamin Genocchio)入职军械库并主挑大梁时,新入选的参展画廊被纽约媒体诟病“任人唯亲”和“不够分量”。2017年,军械库遭遇卓纳(David Zwirner)等重要画廊的退出;同年11月,吉诺齐奥因其早前在Artnet工作时受到性骚扰的指控而被解除职务。去年3月,军械库更是经历了一场实在的“危机”。在展会开幕前一周,原定的92号码头因结构不牢固而未能通过安全检查,主办方临时决定将受影响的92号码头移至90号码头,然而这个决定造成了原定在90号码头举办卫星展的Volta艺博会被迫取消。
军械库艺博会前执行总监本杰明·吉诺齐奥(Benjamin Genocchio) 图片来源:《纽约时报》 摄影:Emiliy Johnston
军械库艺博会前执行总监本杰明·吉诺齐奥(Benjamin Genocchio) 图片来源:《纽约时报》 摄影:Emiliy Johnston

“没有人感到安全”

今年的“危机”,不容分说,就是波及全球的新型冠状病毒。受到疫情冲击严重的亚洲画廊,只有10号赞善里画廊(10 Chancery Lane Gallery)、布朗画廊(Ben Brown Fine Arts)、前波画廊、白石画廊(White Stone Gallery)、当代唐人艺术中心、Denny Dimin Gallery、肖恩·凯利画廊(Sean Kelly Gallery)、Simon Lee Gallery、Axel Vervoordt Gallery、Yavuz Gallery这十家。其中部分本就是欧美画廊,总部开始在伦敦、纽约等地。另外两家原本计划参展的是艺术门画廊(Pearl Lam Gallery)和香格纳画廊,据军械库官方的回复,这两家画廊并未说明是否因为疫情而退出本届博览会,但它们都未能在2月中旬给到主办方确定参展的回复。

10号赞善里画廊展位
10号赞善里画廊展位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展位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展位
前波画廊展出付小桐2017年的作品《孔》
前波画廊展出付小桐2017年的作品《孔》
Jame Cohan 画廊展出徐震作品
Jame Cohan 画廊展出徐震作品
布朗画廊展位
布朗画廊展位
白石画廊展位
白石画廊展位
最近在香港开设了新空间的比利时画廊Axel Vervoordt Gallery展位,带来1938年出生的日本先锋艺术家名坂有子(Yuko Nasaka)个展
最近在香港开设了新空间的比利时画廊Axel Vervoordt Gallery展位,带来1938年出生的日本先锋艺术家名坂有子(Yuko Nasaka)个展

在军械库开展的前不久,纽约市才确诊了首例感染者,并且确诊病例在艺博会闭幕日3月8日(纽约时间)已经上升至12例,整个纽约州共计136例。来自柏林的Kornfeld画廊总监沙哈娜(Shahane Hakobyan)告诉我,他们的画廊团队犹豫再三才决定来美国参展,“没有人感到安全,但是又没有人会主动去触发焦虑。你能感到,空气中都弥漫着那种紧张感。”

有趣的是,他们带来的格鲁吉亚艺术家加布尼亚(Tezi Gabunia)的作品《突发新闻:卢浮宫洪灾》恰好照应着他们的心情。作品由一件卢浮宫梅迪西斯画廊的模型和投影视频组成。前景是一个装有水的实体白盒子模型,内部按照梅迪西斯画廊的设置还原了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并将这些画浸泡在水中;后景是一件影像作品,记录的是展厅内水位不断上涨,最后将整个展厅淹没。现场有不少观众驻足停留,讨论起2019年10月威尼斯水位暴涨的事件。灾难总是无声无息地降临,潜在的危险正如这不断上涨的水位。颇为讽刺的是,65000名藏家与观众聚集在军械库艺术展这个打了无数隔断的“白盒子”里,根本无法预估自己的风险。洛杉矶的藏家斯塔夫罗斯·梅尔霍斯(Stavros Merjos)向彭博社(Bloomberg)的记者开玩笑说,“我们就像是被关在一个细菌培养皿里,还在看艺术。”

格鲁吉亚艺术家加布尼亚(Tezi Gabunia)作品 《突发新闻:卢浮宫洪灾 》凸显了个体在灾难面前的无力与脆弱  Kornfeld画廊
格鲁吉亚艺术家加布尼亚(Tezi Gabunia)作品 《突发新闻:卢浮宫洪灾 》凸显了个体在灾难面前的无力与脆弱  Kornfeld画廊

疫情之下的两种展演

今年1月,武汉爆发新型冠状疫情之时,美国的喷气式飞机和150英尺超级游艇订单激增。ii这些都是疫情构成全球大流行之后,富人寻求的交通替代工具。然而我们想不到的是,1月也是纽约室内装修业异常忙碌的一个月。随着疫情爆发,许多住在纽约南安普顿和长岛的人开始整修他们的“隔离室”(isolation room)和 “家庭地堡”(home bunker)。他们不惜花重金购买安全感,希望将这些空间改装成一个无菌的避难室,内部设施包括:一间卧室和一间厨房、干净床单和被褥、静脉注射液、药品、手套、口罩、氧气瓶、充足且新鲜的食物,以及若干套正装与礼服。

虽然听上去讽刺,但这实际上却是美国的现状。由于各州的教育、医疗资源都跟地区政府的税收直接挂钩,富人可以轻而易举地为了自己孩子的发展,用房价建起阶级的樊篱,将穷人(许多人并无意识)隔离起来。小孩出生在何处、拥有怎样的家庭背景直接决定了这个孩子将来有怎样的医疗保险、有怎样的教育、有多少财产可以继承,还决定着要跟谁做朋友、跟谁谈恋爱、与谁共度一生。疫情之下的这届军械库艺术展,像极了一个“疑似病例”,它让一些平日里不可见的东西忽然浮上水面——“美国梦”打造的不过还是“资本至上”的游戏规则,与其说它拥有某种文化向心力,不如说它最懂富人的心——能够提供给权力结构顶层的人以“高流动性”(upper mobility),保证他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收到最稳定的资本回报。

如果我们将这些举措看作是富人针对疫情的一次身份性极强的展演,那么艺博会上那些看似激进实则“新瓶装旧酒”的作品不亦如此?展场上看不到什么能让人耳目一新的作品。大部分跟政治议题有关的创作都在表现被剥削的黑人手工业者、无法为自身发声的黑人女性以及作为女性主义者在身份形成中不得不做的妥协。
罗伯特·梅普尔索普(Robert Mapplethorpe)拍摄的音乐人、诗人帕蒂·史密斯(Patti Smith)的黑白肖像摄影,售价12.5万美金。因是存世10个版中的第5版,也是目前唯一流出市面的版本,所以一度引发藏家争抢。
罗伯特·梅普尔索普(Robert Mapplethorpe)拍摄的音乐人、诗人帕蒂·史密斯(Patti Smith)的黑白肖像摄影,售价12.5万美金。因是存世10个版中的第5版,也是目前唯一流出市面的版本,所以一度引发藏家争抢。
纽约和洛杉矶的Jeffrey Deitch画廊带来奥斯汀·李(Austin Lee)个展
纽约和洛杉矶的Jeffrey Deitch画廊带来奥斯汀·李(Austin Lee)个展
来自斯德哥尔摩的画廊带来年轻女艺术家Liva Isakson Lundin的作品《Hold Sway》
来自斯德哥尔摩的画廊带来年轻女艺术家Liva Isakson Lundin的作品《Hold Sway》
以上种种都是近二十年来解构“美国梦”的一些关键词,而美国现在不平等的社会现状之所以如此严重,不只是特朗普上台的问题,更是因为晚期资本主义内部的结构问题难以解决,以至于动摇了建构在资本主义自由民主口号之上的大写的“梦”。甚至,“晚期资本主义”这个词在被言说的时候已经变得语焉不详,它已不再是比利时马克思主义者埃内斯特·曼德尔(Ernest Mandel)在半个世纪前使用它时所指涉的——针对二战之后快速兴起的跨国公司、大众传媒和国际金融这些产业发出的预警。今时今日,伴随着它们而来的全球化、自动化、收入停滞等问题依旧撕裂着一些资本欠发达地区的基本社会结构。

即便是在中产欣欣向荣的纽约,这些早出晚归的上班族依旧因为可以在华尔街工作而感觉良好,他们将大部分收入用来购买自己公司的股票,用剩下来的并不多的钱去追求一种每天都能逛Wholefoods Market的“有机生活”。这确实印证了阿多诺(Theodor W. Adorno)对“晚期资本主义”的批评——“今天组成了人类的绝大多数部分的受压迫者已经无法将他们自身体验为一个阶级。”iii尽管阶级分层依然存在,但阶级的构成已经变化,就像变体的病毒一样,令归属于一个阶级的主观意识差不多已经丧失殆尽。

洛杉矶Baik+Khneysser画廊带来的作品便是解释“艺术展演”的最佳案例。该画廊成立于2019年,创始人之一是印度尼西亚出生的艺术品交易商朱迪思·肯尼瑟(Judith Khneysser),他热情洋溢地讲述了他们从加州带来的旅居在印度尼西亚的荷兰艺术家梅拉·贾尔斯玛(Mella Jaarsma)。展位上,她安排了一对来自纽约本地的表演者穿上贾尔斯玛的作品,一男一女,穿着同一套模拟女性身体构造的手绘布裙,在胸部左右各拼装了一个银色的水龙头,腰部装了一个可以承载液体的铝盘。这件作品让人立刻联想到美国第一代女性主义艺术家卡罗琳·施尼曼(Carolee Schneemann),她在上世纪70年代就曾做过类似的与身体相关的表演。
来自洛杉矶的Baik+Khneysser画廊带来与女性主义相关的表演,引人思考究竟是什么建构了出现在艺博会展场的“女性主义”
来自洛杉矶的Baik+Khneysser画廊带来与女性主义相关的表演,引人思考究竟是什么建构了出现在艺博会展场的“女性主义”
Baik+Khneysser画廊创始人之一Judith Khneysser(左)与笔者(中)讨论印尼女性艺术家的作品与女性主义的关系 摄影:Dayan
Baik+Khneysser画廊创始人之一Judith Khneysser(左)与笔者(中)讨论印尼女性艺术家的作品与女性主义的关系 摄影:Dayan
在这里,乳房的象征意义不言而喻,然而其过于直白的表述形式却不能激发任何新的感知。混在全场众多女性主义题材的绘画与装置作品中,唯一能抓住路人眼球的时刻竟是真人表演者因站不住而挪动步子的那一瞬间。我身旁的一个男孩跟他的父亲说,“看,他们是真人!”他的父亲打量了一眼那个胸脯挺立的男性表演者,拉着孩子快速地走开了。在这里,他们的离去显然不是因为受到了当代艺术的震慑,而是害怕自己牵涉到这样刻奇的话语里。他也许意识到了在纽约讨论艺术时一些无法回避的政治正确——这个城市正在将女性艺术家塑造成女性主义者。这样一种难以被觉察的形塑才是在根本上消解了女性主义,教人误会女性主义是可以被随时拿来展示、消遣、喊口号的东西。保利娜·波利斯科娃(Paulina Porizkova)2017年在《纽约时报》的一篇自述中自嘲说:“美国女人一面被告知她可以做任何事,一面在证明这一点时被打倒在地……我现在别无选择,只好从尘封的抽屉里拽出‘女性主义者’这个词,并把它擦得锃亮。”iv
Christine Wang 《女性主义者》(左)《美国人》(右) 2020 Night Gallery
Christine Wang 《女性主义者》(左)《美国人》(右) 2020 Night Gallery
阿布拉莫维奇(Marina Abramović)《Vladkka》 2007 奥地利的Galerie Krinzinger Vienna画廊
阿布拉莫维奇(Marina Abramović)《Vladkka》 2007 奥地利的Galerie Krinzinger Vienna画廊
韩国现代画家宋贤淑(Hyun-Sook Song)《18个笔触》 比利时安特卫普的Zeno X画廊
韩国现代画家宋贤淑(Hyun-Sook Song)《18个笔触》 比利时安特卫普的Zeno X画廊
疫情的可怕之处除了夺人性命,同时也用一个强大的力压缩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往常并不明显的焦虑快速地作用于己身,同样也凝缩在小小的一个艺博会上。今年的军械库艺术展呈现了比往届更多的“激进艺术”,这一举措无疑暴露了参展商对生意的担忧。这个思路不难理解,如果市场受疫情影响,行情普遍看低,不如做一些政治正确又迎合纽约客趣味的话题作品,这样至少可以斩获好评。
周婉京:像极了“疑似病例”的2020纽约军械库艺博会
周婉京:像极了“疑似病例”的2020纽约军械库艺博会
94号码头展场内场图
94号码头展场内场图
无论是取消的艺博会,还是如期或推迟举办的艺博会,似乎都在验证着“全球化”的冷酷和“世界人”的脆弱。病毒没有意识形态,它把不同政见、宗教、文化背景的人紧紧拴在一条船上,地球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全球化”。纽约本地的一些艺术媒体认为“随处可见的消毒洗手液将承担起保护参展商的责任”,然而,这些消毒液真能承担得起?在疫情面前,再美好的修辞,内核都是不堪一击的。命薄如纸,如一副怎么也买不到的口罩。离开之前,我在展场内找到了一个印着白色“消毒洗手液”(Hand Sanitizer)字样的红色立柱,可那几个字下面空荡荡,洗手液不见了踪影。我觉得,这是全场最好的一件作品。
展场中随处可见的消毒洗手液
展场中随处可见的消毒洗手液

参考文献
i/参见巴塞尔(The Art Basel)与瑞银(UBS)共同发布的“2019全球艺术市场报告” 
https://www.artbasel.com/news/art-market-report
ii/参见《纽约时报》发布于2020年3月5日(更新于3月9日)的文章“富人抗疫举措不同”,Alex Williams与Jonah Engel Bromwich报道
https://www.nytimes.com/2020/03/05/style/the-rich-are-preparing-for-coronavirus-differently.html
iii/Adorno T W. “Reflection on Class Theory”, Can One Live after Auschwitz? A Philosophical Reader,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p.97
iv/参见《纽约时报中文网》发布于2017年6月13日的文章“美国把我变成一名女性主义者”,Paulina Porizcova撰写
https://cn.nytimes.com/opinion/20170613/paulina-porizkova-america-feminist/

热门关键词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