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画的倾诉
三联画之一:被凌辱
三联画之二:被解放
三联画之三:被遗弃
自从2002年收藏李全武这组三联画之后,我一直寻思着写一篇评论文章。可是,写什么为好呢?相关的话题有好几个。比如,这组三联画参加过1984年举办的第六届全国美展,其中那幅描绘老妇的画像是建国以来首幅在国家级美展中公开露面的裸体画像,画中人物虽是年迈老妇,可画作还是遭到非议,有人指责此画伤风败俗。再如,这组三联画如何被带到国外,怎样被美国梅隆家族的后代柯瑞·梅隆收藏,在国外参加过多少次展览,我又是如何在拍卖场上争夺此件作品……诸如此类。可是,寻思再三,感觉还是应该集中笔墨,谈一谈这组三联画的艺术感染力。
三联画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三幅场景相同的画作拼接成一件作品。比如高小华的巨幅作品《赶火车》,它由左、中、右三幅油画组成。另一类是三件独立画作组成的系列作品。李全武的三联画应该属于后者。这种三联画如同三张胶片组成的微型幻灯片,具有较强的叙事性,依次观赏可以品味出故事情节。
我没有按照画家李全武安排的顺序悬挂这组三联画。当我将第二幅与第三幅调换了位置之后,情不自禁地说了一声:“好极了!”我感觉,照此顺序展示作品,这组三联画将会倾诉出一则令人感叹不已的故事。为了增强画作的艺术感染力,我分别为三联画中的每一件作品重新起了画名。
第一幅是《贫寒》。这件作品描绘出一个饥寒交切的少女。她赤身裸体,披头散发。她的双手紧紧抱住肩膀,遮挡住她仅有的财富。
在第二幅画中,那个一丝不挂的少女穿上军装,成为一名革命战士。她挎着长枪,背着子弹带,眼睛炯炯有神地望着前方。从她的目光中,可以看出坚定的革命信念。这幅画作被命名为《革命》。
第三幅描绘出那位女子的晚年。她赤裸上身,袒露着干瘪的乳房。骨瘦如柴的身躯诉说出,她重新陷入了贫苦的境地。此画中,最令人感到震撼的是人物的面部表情。老妇皱着眉头,悲哀地望着苍天,她的双眼显露出极度绝望的目光。这幅作品的名字是《一贫如洗》。此名称不仅意味着老妇在物质上一寒如此,同时也是在指她那一片空虚的信仰。
我想我的同辈人会察觉到,这组三联画表现出我们父母的人生历程。那一代人真是很不幸。他们年幼时经历过贫困和战争的煎熬,年轻时曾经追随信仰投身到革命热潮之中。然而,新中国成立之后,等待他们的却是接踵而来的政治运动。一次又一次的社会动荡,磨灭了他们的青春,耗尽了他们的精力。当他们步履蹒跚步入21世纪时,这一代人已经是人老珠黄、身心交瘁。如今,他们无力与晚辈们竞争,他们唯一可做的就是无声无息地生活在贫困线上。
记得有一次在父亲家,顺耳听到他与过去的老同事聊天。他们叽叽咕咕地讨论如何搭乘公交车去报销医疗费。两位老人比来比去,最终选出了一条最佳路线,可以节省五毛钱。听到他们的谈话,我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如果我看到地上有五角钱币,或许懒得再撇它一眼。可是,他们这些退休老人却在精打细算着这些区区小钱。
生活上捉襟见肘,恐怕还不是父母那代人最难堪、最难过的事情。几年前的一次春节团圆饭,我和父亲聊起了陈年旧事。闲谈中,我们提起几十年前的父子拌嘴。我半开玩笑半当真地问父亲:我小时候常听你讲些大道理,现在有谁还相信这些东西?父亲冷冷地瞪了我一眼,放下筷子转身走了。看到他这样子,我不觉暗自后悔。心想,真不该触动他内心的痛楚。
是呀,人生最糟糕的感受,莫过于年老时发现,自己一生追求的理想,竟然是一个美丽的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