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頫的绝境
事实上,不是每个人都能挣脱他的时代。少数伟大的人会领先他的时代,但最终仍然会降落在那个时代为他们安放好的平台之上成为标志。纵观整个元代的文化坐标,赵孟頫无疑是个特殊又堪称完美的例子。
赵首先是作为一个伟大的画家名世。从我零星读过的关于他的事迹里,赵一直被称为他那个时代全才型的人物。今天的人或者已经对他所谓“复古”主张陌生了许多,或者根本就无所谓究竟复的什么古。在我看来,赵的复古不论是其理想状态还是一时的权宜之计,都不太重要了。重要的是他在所处的那个时代里作为精英所达到的高度。他的几近完美的作品和身后所饱受的批评,已经成为故事被不断地演绎着。但无论何时阅读他的作品则新意频出,每每使我惊叹不已。
近几年赵孟頫的作品我已看过不少,上海博物馆的兰木竹石,以及之前别处看过的胡人牵马等等皆阅过数次。一幅江南小景的手卷曾经让我读出他的极秀和极雅,甚至妄加猜测了他背后作艺的隐忍。但却不若去年五月故宫展出的这张《秋郊饮马图》来的震撼。
武英殿里展出的画作群星璀璨,宋元明清大师云集。也许是我的偏见,那一次许多画都在赵画前黯然失色,元明四大家都显得不够全面,或如一方诸侯,君临天下者唯赵氏一人尔。那些大师或才华横溢或狂放不收,独缺赵画里特有的从容静穆和贵气。我很想从他作画的动机里去寻找动机,但赵的这张画里所透露出来的雄强而不张扬的气质却牢牢的掌控你的眼睛,几乎无暇他顾。
我最后一次去看的时候有两人始终伏在那张画的展柜前,认真的在一个小本子上记录每一块内容的颜色和名称,极详细,不厌其烦。应该是为临摹做准备吧。我在为他们的认真略略感动的同时亦有些不以为然,这种画只可体悟,不与神会者过目即忘。新出版的元画全集里也有这张画,那是我看到的近两年国内出版物的极品,但和原作相较已不知是下真迹几等了。至少,我在看画册时会被吸引,但绝难找到丝毫的震撼,更难以体会赵在原作里处处洒落的性情了。
我后来又专程去看了那张画两次,很难形容一个屋檐下作品对比所产生出来的那种反差,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如果赵是师傅,那元画四家里的黄、倪、吴、王都从赵处习得几式绝艺。而明四家却仿佛一下子被打成了乡下人,他们的文人情趣一样浓烈,但已无元人的出世和超拔。赵孟頫总让我想起达芬奇,纵观文艺复兴众大师,都不错,但和达芬奇相较后局限立现。此类观看经验弥足珍贵,终于使我相信境界一说。而境界的高低又绝对关乎人。于是区区肉身,援以艺术,几乎终于可以抵达神的境界。而赵孟頫的孤绝之境就接近于此吧!
赵首先是作为一个伟大的画家名世。从我零星读过的关于他的事迹里,赵一直被称为他那个时代全才型的人物。今天的人或者已经对他所谓“复古”主张陌生了许多,或者根本就无所谓究竟复的什么古。在我看来,赵的复古不论是其理想状态还是一时的权宜之计,都不太重要了。重要的是他在所处的那个时代里作为精英所达到的高度。他的几近完美的作品和身后所饱受的批评,已经成为故事被不断地演绎着。但无论何时阅读他的作品则新意频出,每每使我惊叹不已。
近几年赵孟頫的作品我已看过不少,上海博物馆的兰木竹石,以及之前别处看过的胡人牵马等等皆阅过数次。一幅江南小景的手卷曾经让我读出他的极秀和极雅,甚至妄加猜测了他背后作艺的隐忍。但却不若去年五月故宫展出的这张《秋郊饮马图》来的震撼。
武英殿里展出的画作群星璀璨,宋元明清大师云集。也许是我的偏见,那一次许多画都在赵画前黯然失色,元明四大家都显得不够全面,或如一方诸侯,君临天下者唯赵氏一人尔。那些大师或才华横溢或狂放不收,独缺赵画里特有的从容静穆和贵气。我很想从他作画的动机里去寻找动机,但赵的这张画里所透露出来的雄强而不张扬的气质却牢牢的掌控你的眼睛,几乎无暇他顾。
我最后一次去看的时候有两人始终伏在那张画的展柜前,认真的在一个小本子上记录每一块内容的颜色和名称,极详细,不厌其烦。应该是为临摹做准备吧。我在为他们的认真略略感动的同时亦有些不以为然,这种画只可体悟,不与神会者过目即忘。新出版的元画全集里也有这张画,那是我看到的近两年国内出版物的极品,但和原作相较已不知是下真迹几等了。至少,我在看画册时会被吸引,但绝难找到丝毫的震撼,更难以体会赵在原作里处处洒落的性情了。
我后来又专程去看了那张画两次,很难形容一个屋檐下作品对比所产生出来的那种反差,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如果赵是师傅,那元画四家里的黄、倪、吴、王都从赵处习得几式绝艺。而明四家却仿佛一下子被打成了乡下人,他们的文人情趣一样浓烈,但已无元人的出世和超拔。赵孟頫总让我想起达芬奇,纵观文艺复兴众大师,都不错,但和达芬奇相较后局限立现。此类观看经验弥足珍贵,终于使我相信境界一说。而境界的高低又绝对关乎人。于是区区肉身,援以艺术,几乎终于可以抵达神的境界。而赵孟頫的孤绝之境就接近于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