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香港画廊统计报告

文:樊婉贞 2016年5月12日 专栏樊婉贞
市场带动城市经济。香港开放的市场体制及面向大陆、背向亚洲市场的优势创造了亚洲区最大的艺术博览会。博览会主导这十年的艺术市场动向,改变了原本以拍卖市场为主导的地位,也直接向政府展示了艺术推动经济成长的实力。政府文化建设的进程,依信经济的力量大过推动艺术的原意,已卸任的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曾荫权宣布的《2007至2008年度香港行政长官施政报告》,对香港政府未来数年推动的多份基础建设,规划了“十年文化建设”,直至2016年止,计划仍在进行中,影响深远。其中第一项建设“南港岛线(东段)”的开发,带动香港岛南区黄竹坑等地的画廊聚集,第八项建设西九文化区将会使香港成为亚洲拥有最大绿地与文化发展的城市,第九项启德发展计划则将改建原本启德旧迹场成邮轮码头,带动香港旅游发展。

政府文化基建:
中西区海滨长廊的工程渐次完成,分阶段开放给公众作运动与休憩之用。这条从上环中山纪念公园到添马舰新政府总部段的公园道极其舒适与开扬,远望尖沙咀到红磡,即将成为艺术重镇的西九文化区及启德邮轮码头,政府文化旅游的基本建设逐渐贴近时代的进展。预计2017年完成的“M+视觉文化博物馆”,2016年底即将开放由前中区警署、前中央裁判司署和域多利监狱组成的十六栋历史古迹建筑群“大馆”等。随着2014年由荷李活道前已婚警察宿舍改建为创意地标“元创方”启用,中环与尖沙咀海滨一带美丽的文化风景,在不久的将来将成为我们值得跟子孙津津乐道的文化史。

私人美术馆:
香港的私人美术馆收藏的项目与企业项目及收藏家的取向有很大关系。例如于2014年成立位于跑马地毓秀街11号楼高3层的“F11摄影博物馆”由现任香港大学副校长(大学拓展)苏彰德先生所创立,以展示经典摄影作品与相机收藏为主。2014年开幕位于荷李活道118号一幢上世纪六十年代、楼高4层占地2万平方呎的明清家具博物馆“两依藏博物馆”,由全中国拥有最多明式家具的收藏家、全球排名第二的香港明式家俬收藏家、财经界人士冯耀辉创办,其名字也是以其两名女儿冯依凌及冯依琪命名。2015年底才暖身开幕,原为1950年代建立的南丰纺织厂改建的“The Mills Gallery”。预计于2018年完工的南丰纱厂其项目由荃湾南丰纺织是一个独特的多元化发展项目。内容包括商业培育、教育及拓展及国际级的非牟利艺术展览场地。不好大喜功、显现收藏实力,私人美术馆构成香港一道旖旎的人文风景。

非营利艺术空间:
代表香港参加威尼斯双年展的艺术家李杰于2015年9月设立的“咩事艺术空间”落户深水埗后,宣告独立自主且不申请艺发局资助,真正成立由艺术家经营的“独立艺术空间”。以往以“另类”、“独立”号称却依赖艺发局资助的另类艺术空间,像是1a空间、Videotage、Artist Commune(已被撤消资助结束)等,以及透过政府场地支持要自主营生的艺穗会,他们在既有的系统中依然努力生存,却不再具有代表性的力量。一则因为时代的变迁,九十年代兴起的另类艺术空间与七八十年代成立的艺术中心没有走出目前经营的新局面,再加上董事局常年鲜少更换,积累的问题例如旧有体制所带出的人事问题,以及未能跟着时代进步走入当代艺术与策展的运动等问题持续存在,在不参与外界的谘询之下,香港另类艺术空间一潭死水,渐渐失去其重要性。惟独Para Site艺术空间早于十年前改革董事局,邀请国际策展人主政并推动香港及国际艺术家的交流,其立志成为一所“小型当代美术馆”的努力确已巩固其目前香港当代艺术的重要地位。

画廊消长:
根据一年一度出版的由香港艺术地图出版的“艺术地图画廊指南”更新画廊统计数字显示,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止,指南登录的画廊有123间,比去年多2间。一年间新开的画廊有16间。如果我们将“毕打行”、“干诺道中50号农业银行大楼”当作中环重要的艺术地标,那介于西营盘与上环之间,聚集了4间重要的画廊:Leo Gallery, Pearl Lam Gallery SOHO,红门与Galerie Huit,皇后大道西189号西浦“SOHO 189,Art Lane”俨然预示上环与西环的重要艺术延伸。
新画廊当中,显然看到中环设址的比例递减,大多走向接近上环与西环的地带。16间画廊中,但有5间实际上属非新画廊。LOTUS ARTS GROUP、Art Futures Gallery以及在英国开设画廊,再于香港将艺术顾问公司延伸至画廊功能的Tanya Baxter Contemporary。Tang Contemporary Art 多年前结束于香港的业务后,一直酝酿重来,终于在2015年年尾重新开幕。Pearl Lam Galleries SOHO是Pearl Lam Gallery于毕打行外的第二间画廊。

结业的画廊有19间。让人遗憾的是有几间年代已久的画廊终告结束,Plum Blossoms Gallery、GP DEVA Frontier Art & X-Power Gallery、I/O(Input/Output)转为顾问公司、The A‧lift(原本为 The A‧lift Gallery ‘CHECKPOINT’)、Picture This Gallery、Connoisseur Contemporary(Connoisseur gallery仍在)、Arch Angel Art、Espace Louis Vuitton Hong Kong、Platform China (HK)等;其中位于中环与上环的画廊各6间。

直至今日,中上环仍然是画廊的重镇,接近中环的西营盘与西环区,湾仔与北角持续有画廊进驻,柴湾虽然独立自成一区,今年的“柴湾尾”艺术周不再举办,从逐渐消长的画廊数字来看,远离城市中心的画廊发展,渐渐呈现较明朗的区别,除非有更强大的艺术体系与生态支援,否则方便收藏家拜访与随时与城中艺术活动联结,将会是重要的未来发展。
随着巴塞尔艺术展的影响越来越深远,香港旅游发展局联合城中二十几项艺术大活动规划的“艺术月”活动,将更能提升香港整体艺术的形象及带动发展,政府推广艺术的决心与刺激艺术带动经济成长的企图更加清楚与明示。

热门关键词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