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洲高危区,一位中国艺术家经历的种种荒诞

文:刘冰 2020年5月18日 专栏刘冰

很多年以后,我回想起2020年发生的一切,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感受。现在的我身处非洲东部的坦桑尼亚,因为机缘巧合,2018年10月31日第一次来到这里,凌晨4点钟飞机降落达累斯萨拉姆(以下简称达市)机场,清晰地记着迎面而来的一股潮湿沉闷的热浪,空气中有一股非洲独有的味道,难以描述,但是清晰可辨。2019年1月短暂回国了十几天,然后匆匆再次踏上归程,是的,回到坦桑尼亚。

我以为每时每刻真实地活在当下,一场新冠肺炎让我重新思考真实和虚幻。

 

艺术家刘冰和当地人合影
 
艺术家刘冰和当地人合影

 

看到戴口罩的人都兴奋地大叫:CORONA!

2020年3月16日,坦桑尼亚确诊了第一例新冠肺炎病例。一个本土国民从比利时旅游归来,带回了新冠病毒。彼时坦桑尼亚周边的国家已经出现了些许病例, 而这个首例确诊,似乎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那时,在坦桑尼亚的部分中国人已经开始大量采购口罩了,甚至出现一天之内药店涨价三次的现象。

也许是因为中国人在买,全世界都简单粗暴地认为中国人就代表着有钱。我清楚地记得,最初戴口罩的只有中国人,街上的黑人看到戴口罩的人都兴奋地大叫着:“CORONA! ”这种兴奋源自于他们的文化中,从来没有戴口罩的记忆。而且由于达市气候炎热,如果不是因为这次新冠疫情,可能他们永远不会戴口罩吧。

几天后,总统下令关闭了全国的中小学。至今,经过两个月,官方通报共确诊509人。然而今天看到乌干达独立记者Andrew Mwenda在推特上表示,来自于达市的可靠消息,坦桑尼亚确诊16467 例新冠病例,死亡1293人。每天至少有40人死于新冠。前段时间,关于坦桑尼亚的一则新闻在国内的社交媒体上刷屏:坦桑总统宣称因为数名科学家在木瓜、山羊和鹌鹑身上检测出新冠病毒呈阳性,从而罢免了国家微生物试验室的几位专业博士。似曾相识,怕是有些事情正在重蹈覆辙。这则新闻的前一天,坦桑尼亚更新确诊数字,一夜之间增加了将近200人。

在非洲高危区,一位中国艺术家经历的种种荒诞
刘冰生活的地方,坦桑尼亚第一大城市达累斯萨拉姆街景
刘冰生活的地方,坦桑尼亚第一大城市达累斯萨拉姆街景

 

一盒口罩的价格=普通人月工资的三分之一

普通人因为受教育水平有限,缺乏独立思考与判断的能力,他们大部分人对新冠的认识仅限于报纸和广播。从疫情出现到现在,几乎所有的商店门口都设立一个带有水阀的小水桶,水桶边上放着一瓶洗手液。公交车要求不能有人站着,并且每个乘客,包括司机都必须要戴口罩。可是实际中,大概有一半的人并没有戴口罩。而他们的口罩也并不是国内那种标准口罩,而只是用无纺布缝出来的口罩形状的布罩子而已,要说防护作用,可能只能阻挡一些唾沫星吧。

即便这样,还是有人要么把鼻子露出来,要么把鼻子和嘴都露出来,只用口罩兜着下巴。大概是真的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吧,我们的黑兄弟们比较放荡不羁爱自由,口罩对于他们来说,可能是太束缚了?虽然我自己也是觉得戴着口罩很不舒服,可是还是更贪生怕死,所以每天只要不是在私人空间,一律口罩、一次性手套和护目镜全部佩戴齐全。
现在刘冰每次出门都要“全副武装”
现在刘冰每次出门都要“全副武装”
我所在的达市是坦桑尼亚人口密度最大,人数最多的城市。放眼望去,戴口罩者不到一半,而且由于物资匮乏,这里的普通人根本无法承担一盒三层口罩6万先令的费用(185元50个),因为一盒口罩的价格相当于普通人月工资的三分之一

 

总统号召民众求神保佑

官方主导的媒体并没有正确告知给国民新冠病毒的危险性,人们依旧聚集,清真寺里一天五次的祷告仍在进行。4月初的时候,总统讲话中甚至强烈要求全体国民周末去教堂和清真寺做祷告,祈求上帝保佑坦桑尼亚免遭疫情侵扰。不知道他有没有想过,人员聚集是传播新冠最危险的行为。现在可是2020年, 手机网络都要从5G奔向6G了, 家电都智能化了,就连汽车都可以不用司机而只靠电子程序来自动驾驶了,而我所在的神奇国度,总统居然号召民众去求神保佑。
当地人们依旧聚集,很多人没有带口
当地人们依旧聚集,很多人没有带口
身处中国的亲朋好友在刷抖音刷出这条奇葩消息的时候可能只当一个笑话而划过去,而我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我正在经历着这个举世无双的国家里的种种荒诞。我觉得自己既不像活在2020年的人,也不像活在21世纪文明国度的人。时间和空间,错乱了。这种“穿越”感除非置身其中,否则无法体会。

至此,我们想象中的坦桑尼亚或许已经有了一个愚昧的雏形,看上去自上而下的毫无科学意识。但是,这的确只是“看上去”而已。要知道,在做完上述号召之后,总统本人立刻去了位于MWANZA姆万扎的世外桃源去躲清静。那里邻近维多利亚湖,人口密度低,是坦桑尼亚有钱人的后花园。并且,一去就是一个多月。而正在这一个多月里,感染新冠的普通坦桑尼亚国民,从最初的十位数飙升到了一万六千多人。 
坦桑尼亚的马赛族人
坦桑尼亚的马赛族人

 

报纸上整版介绍草药偏方

那天外出办事,用到救护车,那是我大概两周来第一次出门。为了躲避堵车, 开了警笛。路上卖水果的摊贩、等公交车的人,闲坐下棋的人们无一不惊恐地抬起头看着。那是我从没有见过的目光,无助、恐惧,又有些许好奇。而正在我写这篇文章的同时,我的律师朋友进来告诉我,上午他在去法院的时候亲眼见到一个正在洗车的人,突然就倒在地上死去了。

当官方媒体不再报道更新的时候,来自于坊间的各路消息便会不胫而走,包括在WhatsApp上流传甚多的身着防护服的医务人员从贫民窟里抬尸体,也包括身边的警察朋友所说,他们的同事,前一分钟还在正常的工作,突然就倒地不治了。起初是社交媒体,现在是身边的人,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变得紧张起来,疫情在逼近,越来越近。朋友们开始变得沉默。

但是在普通民众所接触的本国媒体中,还在宣传着从马达加斯加引进了对抗新冠的草药。这听起来很像当时国内疫情严重时,网传双黄连可以治新冠,于是一夜之间淘宝的双黄莲蓉月饼也卖脱销了一样。人间荒诞。但是确实有很多听信的民众在城市的荒地中采摘印楝叶,然后清洗干净、煮水,再用煮出来的水蒸气熏蒸吸入肺中,以求免疫新冠。这些人不在少数,他们对报纸上整版介绍的马达加斯加偏方深信不疑,因为这是他们的总统推荐的。

愚昧而不自知,再过一个月,赛伦盖地又要开始动物大迁徙了。在天上俯瞰角马奔腾波澜壮阔,而置身之间,队伍之中,无非就是在尘土翻滚中跟着前后左右的一群向前奔去。那成群汹涌着的,可以是动物,也可以是人,从某些角度看来,这并无区别。
救护车上的工作人员
救护车上的工作人员

 

一旦封城,当地失业者可能会立刻成为抢劫犯

达市的每一天都是夏天,紫外线强,阳光暴烈。疫情出现以前,我每周都去一次海边,坐在沙滩上喝汽水是达市生活中最惬意的事情之一。然后搭乘当地的公交车(和90年代北京的小公共一样),慢慢地欣赏非洲人的生活。到站之后,再在附近的当地餐厅喝一杯冰凉的鲜榨甘蔗汁,吃一点儿东非特有的小食物,这种生活非常简单,也很自然,可是现在看来却可望不可及了。
风景宜人的海边
风景宜人的海边
 
之前常去的几家餐厅全都停业。而中国餐厅中,最喜欢的那家火锅自助餐厅更是连电话都打不通了。大部分中餐厅处于半停业的状态,提供昂贵的外卖服务,但生意寥寥。坦桑尼亚有大约两万名中国人,其中一半居住在达市,而达市的一半中国人是在KARIAKOO市场里做生意、开店的商人。目前共有15个中国人确诊新冠。听说前一阵子有达市寺庙里的僧人在免费送口罩给中国人,我有点儿好奇,我还从来没听说这里有中国寺庙,不过想起很久以前确实看到过一次僧人走在路上,一晃而过,我还以为看错了。

疫情对华人最大的影响除了生意不好做,可能就是赌场停业。达市总共5家大赌场,生意好的时候中国玩家人满为患,而现在,再爱玩儿的人也是保命第一,不敢再去赌场了。即使总统宣布达市绝不封城,而受到疫情影响失业或减薪的人数仍然不在少数。与欧美国家最大的不同是,发展中国家是脆弱的,经不住任何打击。而且欧美国家可以做到给国民发每月一千多美元或欧元的救济补助金,而非洲呢,怎么可能, 大部分人每天工作,一年也不一定能挣到1000美元。  

一方面我想如果达市封城,一定是便于疫情控制的,但是一旦封城或者宵禁,那些失了业的当地人可能会立刻成为抢劫犯。现在不封城,他们或多或少还是可以做些小生意,比如在红灯的时候提着小桶给人擦一下车前窗,或者摆个小炉架卖烤玉米,推个小车卖橙子。虽然不一定能挣多少钱,但是够每天吃饭的口粮钱。如果封城、停工,他们连下一顿饭的钱都没有,必定会造成严重的社会安全隐患。人活着,总是要做事情的。艺术家封禁在家可以创作,但是这些浑身能量又无从释放的人们,封禁在家很可能是要犯罪的。
在非洲高危区,一位中国艺术家经历的种种荒诞
疫情爆发之前,刘冰和朋友们在当地的中餐厅
疫情爆发之前,刘冰和朋友们在当地的中餐厅

 

这个世界会好吗?

今天听到的另一则消息是,目前反对党正在全力搜集有力证据,相信用不了几天,关于坦桑尼亚新冠确诊的数字会有大幅度的调整更新。整体来说,虽然我个人是相对安全的生活着,口罩充足,食物不愁,可是还是有一种要变天的预感。城市中的人们依旧为了活下去而奔波, 我和我周围黑人朋友们的话题并没有每天无时不刻围绕着新冠,因为这个话题过于沉重。

3月底有一次和朋友坐在快餐店只是无意中提了一句新冠,其实那时疫情并不严重,而他神色紧张地赶快在手机上打字给我看,让我不要在公共场合提及新冠,因为前一天刚有两个人因为只是在公共场合议论了这个新型病毒,就被警察抓走。那一刻,其实我感觉自己好像并不在国外。

同样还是今天,美国大使馆给在坦公民发出紧急通告,达市的疫情极度高危(extremely high),世卫组织预计新冠将在非洲大陆夺走19万人的生命。在这样的时刻,其实每个人都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只有暗自祈祷灾难不要降临在自己身上。人是何其柔韧,在衣食无忧的时候想艺术、想自由;而天灾人祸面前只想活命。这个世界会好吗?应该会,但是肯定不是现在。

热门关键词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