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器官打印成作品,张培力的身体数据亮相天安时间
大概从5年前开始,张培力开始了一批全新的作品创作。他利用医学透视扫描数据,并⽤数字技术和3D雕塑将其转换为可视化的实体。
“身体数据2020-张培力”展览现场,图片由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提供
2019年11⽉,这批作品在上海仁庐亮相,在“关于强迫症的年度报告”展览中,艺术家本⼈身体的⻣骼、器官,以及⾎液、脂肪容量,以⼤理⽯、⽟⽯、玛瑙、树脂、⾦属等材料呈现出来。作品媒介包括影像、雕塑、灯光和电动机械装置。
不久后,从武汉开始的新冠肺炎疫情开始蔓延,并迅速威胁至全世界。这系列作品也带有了些许预言意味,正如他多年前便画过的那只医用手套。2021年,张培力的全新个展“身体数据2020”在位于北京的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展出,既呈现了他持续5年的新作,也包含了那件创作于1987年的《X?系列》,由泰康收藏的描绘医学塑胶⼿套的绘画作品。
“身体数据2020-张培力”展览现场,图片由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提供
无论是“关于强迫症的年度报告”还是“身体数据2020”,题目中都有一份冷静而理性,但是它的内容偏偏又有关自己的身体,这种难以言喻的关联如此暧昧,如此感性。我们或许很难想象,张培力在抽离并反观自己的身体密码时又会有何不同的感想。
200多块骨头静静地躺在一块灯光照射的台面上,与身体中血液同等重量的红色人造水晶、与脂肪同等重量的大理石,在展厅中以一个个精确而完美的立方体无声地呈现出来。
张培力《全身的骨头》2019,图片由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提供
张培力《我身体的水的总量》2019,图片由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提供
张培力《血液总量》2019,图片由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提供
张培力《脂肪总量》2019,图片由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提供
张培力曾经在《Hi艺术》的采访中谈到,因为有些作品需要使用到大理石,他在两年间先后四次飞去意大利的卡拉拉工作室;在画廊布展时,他会检查施工师傅们挂在墙上的每一幅画和照片,拿下来看背后的挂钩和膨胀螺丝的做法牢固不牢固。“有人说将就一下不可以吗?当然将就一下死不了人,但是我觉得那还不满足,必须做到好得不能再好。”
身体数据,除了医学⽣理解剖中的形态和数据,也包括了来⾃外部和后天的身份信息,如身份证、护照签证等,或者在以艺术媒介的⽅式演绎之后,呈现了⼀个从社会公众到个⼈⼼理的多维度的刺痛带,同时因其决绝和冷酷反⽽带有抚慰和治愈的调性。
张培力《器官和骨头》2019,图片由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提供
张培力《19-B001》2019,图片由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提供
张培力《19-O001》2019,图片由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提供
张培力《19-O003》2019,图片由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提供
张培力《密码》2019,图片由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提供
3月27日,展览开幕当天,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创始人翁菱表达了对于张培力新作的认识,而此次展览也是她主持的“⽟河夜话”的第二场展览(第一场为艺术家严培明的展览),以期通过⾼端艺⽂交流平台激发对话与先锋思想交流,成功促成了当代艺术与社会主流⼒量多学科、多领域的对话和协作。
此次天安时间的展览中,有两件专门创作的机械装置“碰撞模式”1和2。这两件机械装置在空间中动荡、激烈、强迫的碰撞中,展现了内在的身体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在对⽴⽽随机的动态中记录了时间和历史。延续⾃“85时期”以来的⼯作⽅法和艺术态度,张培⼒⼀如既往地对⼈的⾃然和社会处境进⾏了深切的关照。
张培力《碰撞模式 1》2020,图片由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提供
张培力《碰撞模式 2》2020,图片由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提供
此次展览将持续至6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