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作品?看感觉!谭天在空白的“当代艺术展”

作者:王丹艺 2015年3月8日 资讯展览
首先,一个类似坍塌的棚架会出现在画廊前院的草坪上;随后,踏入画廊大门的你会听到“巴拉巴拉”的说话声;最后,轮胎、被子、海绵、手推车等物体开始让你感到不知所云、有趣时,恭喜,你已掉进谭天布置的陷阱——有了当代艺术展的感觉。3月7日,谭天“第二个个展”在空白空间开幕,展示了他两年来践行的“我是如何成为一个当代艺术家的”行为项目中的绘画、雕塑和装置作品。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谭天说,他并不敏感,对于正在实施的行为项目,他表示,不需要任何感性的思维,只需判断好与不好,适合或不适合。2012年左右,谭天根据艺术世界的流行趋势,建立起一套当代艺术家生成指南,并在生活中逼迫自己按照其中的指示,朝“成名”的方向发展。展览中的这些作品,是这套艺术家养成计划的一部分。
《Mel Bochner + Jerry Zeniuk + Joseph Beuys》
《Mel Bochner + Jerry Zeniuk + Joseph Beuys》
有感而发,在布面写下了文字;不够出彩,添加了彩色波点;觉得可以说点什么,便有了“巴拉巴拉”的说话声。《Mel Bochner + Jerry Zeniuk + Joseph Beuys》的画面的元素与呈现的方式,是谭天在追求“像一件当代艺术作品”的过程中,从个人建立的国际一线艺术家资料库内选择适合的创作元素拼贴而成的。然而,这个过程并不是原封不动地拷贝原作。他表示,“像”并不需要精准的复制,一眼看上去,能让他人产生当代艺术品的感觉即可。展场上的大多数材料都是谭天平日收集而得的:若需要尹秀珍的衣物拼贴方式,他不会刻意寻找,而是在个人的衣物中挑选;若要表现Alexandre Da Cunha某件作品的平衡关系,他不会精准度量,而是依据现有的材料与空间,创造出同样的平衡感。
《Yin Xiuzhen + Antonion Ballester Moreno + David Douard》
《Yin Xiuzhen + Antonion Ballester Moreno + David Douard》
《Jannis Kounellis + Sarah Lucas + Lynda Benglis + Guillaume Leblon》和《John Zurier + Koji EnoKura + Tom Burr》
《Jannis Kounellis + Sarah Lucas + Lynda Benglis + Guillaume Leblon》和《John Zurier + Koji EnoKura + Tom Burr》
一件作品的物物衔接并不稳定,任何触碰似乎都会改变它们当下的面貌。谭天说创作的时候,刻意没有将注意力放在物体之间的衔接上,并表示,纠结其中会让他失去制作之初的“当代感”。“糙”在一定程度上,为他的作品带来了较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当代艺术展”的关键,除了作品以外,还包括空间氛围的营造。放在入口处,被胶带包裹的被子,让进入展厅的观众立即感受到当代艺术“无厘头“的特性;位于空间两端的巨型轮胎,加强了空间气场。除了这些应用资料库所得的作品,现场还展示了他的“资料库索引”部分——霓虹灯造的网址。对于霓虹灯的使用,谭天觉得它符合网址虚拟的特质。其中既有谷歌等搜索引擎,也有巴塞尔等博览会网站。对于外界,这些符号代码,都是其获得艺术家信息的窗口。
《Angela De La Cruz + Peter Buggenhout + Phillip King》
《Angela De La Cruz + Peter Buggenhout + Phillip King》
《Database Index》
《Database Index》
《Gert & Uwe Tobias + Dan Walsh + Elad Lassry》
《Gert & Uwe Tobias + Dan Walsh + Elad Lassry》
“我是如何成为一个当代艺术家的”行为项目不仅影响作品创作,还有个人的行为习惯。“第二个个展”并不真是艺术家举办的第二个个展。谭天在建立数据库的时候发现,对于大多数成名的艺术家来说,首次个展都是一段不堪回首的经历。由此,展览标题跳过可怕的首展,进入为艺术家打开事业局面的第二个个展。至于对国外艺术家一窍不通的观众,看的是当代艺术展的感觉;对于略知一二的,观看展览似乎是一个自我检测的过程——查看自己对艺术家创作特征的了解程度。
“我是如何成为 一个当代艺术家的” 项目框架
“我是如何成为 一个当代艺术家的” 项目框架

相关人物

相关空间

热门关键词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