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心一icon个展亮相tong画廊 网络时代年轻艺术家的图像计划
Tong Gallery+Projects艺术家张心一个展“icon”现场
艺术家张心一
8月6日,艺术家张心一个展“icon”在Tong Gallery+Projects开幕,展出艺术家2016年新作十余幅。对世界名画简洁化的再创作与互联网中的诙谐元素在明亮的色彩中相遇,让整个展览现场都洋溢着如同艺术家一样青春和明亮的气息。
展览现场,似乎都是大家熟悉的美术史代表作。
(左)《发生这种事,大家都不想的》 120×150cm 布面丙烯 2016、(右)《有理由等待更美好的继续》 150 x 120 cm 布面丙烯 2016
Icon是计算机系统中的图标格式,2004年本科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的张心一在实践工作中从事过舞台设计和平面设计的工作,对作图软件和设计程序的熟悉,让其在目前在中央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习中一直在思考设计与艺术的关系。在本次创作的过程中,艺术家也将制作logo的工作程序同绘画相结合,用制图的方式将世界名画图形化。
(右边)《我居然在淘宝搜索你的名字》120×150cm 布面丙烯 2016
作为在互联网时代下成长起来的85后艺术家,张心一用emoji创作的山海经曾经在互联网广泛传播,而这一次的创作,同样有着强烈的互联网元素,包括对葛优躺的个人化艺术处理,让艺术家的作品在开幕前已经不胫而走。而作为绘画的图像在互联网时代的特殊性也在一次引起我们关注。
《我不要天上的星星,我要尘世的幸福》 100×90cm 布面丙烯 2016
在创作初期,艺术家通过网络选择了搜索频率最高的“世界名画”作为创作元素。正如同尤洋在展览前言中所讲的,这些“时代的艺术精髓”经过时间的洗礼,在当下的时代气所富含的文化意义或许已经被淡化甚至没有相应的文化语境,“经典”在当下如果还有什么是永恒的,就应该是作为图像的光、色彩和线条。所以在创作中,艺术家去掉绘画中的笔触细节和表情,只留下剧情、线条和人工色彩。而在张心以看来,自己的成长伴随着软件技术的不断革新,“我们的视觉弓箭也被数码图像所裹挟,几乎是无法回避的”。并且尤洋也认为从艺术自身的发展而言,“波普以降,扁平化的图像不仅仅是生活的延伸,也在迭代与重复中不断颠覆生活、城市文化乃至艺术自身”。
《我的故事总发生在春天》 150×120cm 布面丙烯 2016
《假如全世界的少女都肯携起手来》 120×150 cm 布面丙烯 2016
(右)《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2》120×150cm 布面丙烯 2015
但艺术家将经典作品的图像出处理又非完全的在现,互联网中常见的刷新图标和鼠标等一以极其诙谐的方式出现在作品中,并且艺术家为每件作品以同原话相关但又极具现代性方式的命名,都在不经意的细节上将观者抽离原作的语境,进入当下的、调侃的、互联网的语境下。虽然这种极简的、以公共资源为由的创作,很难形成完全个人化的、独一无二的表达方式,但不可否认的是,完全符合互联网阅读习惯的作品,依附互联网自身的传播力同样可以带来相应的“知名”效应,当下正是践行安迪·沃霍尔那句“每个人都有十五分钟的成名时间”的绝佳时机。而展览现场一位国际朋友当下就表达了想要购买作品的欲望,似乎代表了当下大众的图像趣味。
《扁平大师系列-1》60×60cm 布面丙烯 2014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9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