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8系列大展拉开帷幕,青年一代率先亮相白盒子艺术馆

作者:刘霞 2017年9月16日 资讯展览
众所周知,周后德国涌现出一批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力的艺术家,无论是“德国表现主义”、“新表现主义”还是更晚一些在国际上崛起的“莱比锡画派”,都对中国当代艺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巴塞利兹、里希特等德国艺术大家的名字在国内耳熟能详,这或许也正是“德国8:德国艺术在中国”在近来众多国际文化交流背景下促成的各种国际艺术交流展览中脱颖而出的原因。
白盒子艺术馆展览开幕现场
白盒子艺术馆展览开幕现场
作为“中国8:莱茵鲁尔区中国当代艺术展”的一次回礼,同时也是中德建交45周年重要的文化艺术交流项目,此次由德国波恩文化与艺术基金会和中央美术学院,以及国内7个联合主办美术馆为代表的艺术机构组织举办,由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德国波恩文化与艺术基金瓦尔特·斯特迈林教授担任总策展人的“德国8:德国艺术在中国”系列展览,带来的55位艺术家近320组作品呈现在北京7座不同美术馆的系列展览,分主题、分媒介的为我们梳理展示了战后德国当代艺术。
德国8总策展人中央美院院长范迪安(左)、白盒子艺术馆馆长孙永增(中)与德国8总策展人德国波恩艺术文化基金会主席瓦尔特·斯迈林现场交流
德国8总策展人中央美院院长范迪安(左)、白盒子艺术馆馆长孙永增(中)与德国8总策展人德国波恩艺术文化基金会主席瓦尔特·斯迈林现场交流
自左至右:艺术家大卫·施奈尔、迈克尔·塞尔斯托夫、赛巴斯蒂安·里默与孙永增馆长
自左至右:艺术家大卫·施奈尔、迈克尔·塞尔斯托夫、赛巴斯蒂安·里默与孙永增馆长
在位于798艺术区的白盒子艺术馆展出的是“未来一代——德国当代青年艺术”部分,由白盒子艺术馆馆长孙永增作为策展人,选择了德国70、80年代6位年轻艺术家,阿丽佳·柯维德(Alicja Kwade)、大卫·施奈尔(David Schnell)、迈克尔·塞尔斯托夫(Michael Sailstorfer)、马蒂亚斯·维斯切尔(Matthias Weischer)、朱莉德·福格特(Jorinde Voigt)、赛巴斯蒂安·里默(Sebastian Riemer)。
这些艺术家大多在艺术市场上已经崭露头角,其中朱莉德·福格特(Jorinde Voigt)同德国重要画廊Modern and Contemporary Art以及Lisson画廊均有合作,而迈克尔·塞尔斯托夫(Michael Sailstorfer)则是国际画廊贝浩登的代理艺术家,工作和生活在柏林的波兰艺术家阿丽佳·柯维德(Alicja Kwade)也从2012年便在各画廊展出,而出生于1973年的马蒂亚斯· 维斯切尔的绘画作品在2012年的二级市场已经拍出了12.5万美元的价格。在当代艺术和市场日益全球化的今天,在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艺术家选择“出战”国际当代艺术领域的时候,这些德国年轻艺术家在国内的展出,也为我们提供了有又一个来自德国,或者说欧洲的坐标体系。
白盒子艺术馆展览现场
白盒子艺术馆展览现场
艺术家 阿丽佳·柯维德(Alicja Kwade)
艺术家 阿丽佳·柯维德(Alicja Kwade)
阿丽佳·柯维德(Alicja Kwade)《节拍》105x600x108cm 不锈钢、黄铜  2017
阿丽佳·柯维德(Alicja Kwade)《节拍》105x600x108cm 不锈钢、黄铜  2017
阿丽佳·柯维德(Alicja Kwade)《类群-扩张之4-6【TBC】》130x60x60cm/件 大理石、钢材、木材、漆 2017
阿丽佳·柯维德(Alicja Kwade)《类群-扩张之4-6【TBC】》130x60x60cm/件 大理石、钢材、木材、漆 2017
阿丽佳·柯维德(Alicja Kwade)《保守的力量吸引(2)》250x250x250cm  木材、黄铜、玻璃、钢、铜、铝、中密度纤维板20件  2017
阿丽佳·柯维德(Alicja Kwade)《保守的力量吸引(2)》250x250x250cm  木材、黄铜、玻璃、钢、铜、铝、中密度纤维板20件  2017
阿丽佳·柯维德(Alicja Kwade)《保守的力量吸引(2)》细节
阿丽佳·柯维德(Alicja Kwade)《保守的力量吸引(2)》细节
阿丽佳·柯维德(1979年生于波兰的卡托维兹,现工作生活于柏林。)

阿丽佳·柯维德曾在柏林的美术学院师从迪特尔·哈克和克里斯蒂亚娜·莫布斯。她在创作中反复考量现实、价值、时间和空间,以及对相关概念的感知和建构,她的作品常常利用日常物品和现成品的组合或改变物体原有的社会属性,来机智且戏谑地反映出思想与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她的装置《保守力量的吸引》中,木板、黄铜条、玻璃片、铝管和铜管虽然受到一种无形磁力的牵引,仍旧在重力的作用下从各个方向朝着中心汇聚,直至形成一个整体。各种坚硬材料所产生的轻柔、有机的曲线,与我们熟知的物理定律相悖,向观众展现出在力的相互作用下存在的另一种可能性。在不锈钢雕塑《节拍》中,阿丽佳·柯维德将世界时区的分隔线在一个物理结构中进行视觉呈现。各种时间尺度存在和被理解的本质因而变得清晰可见。在蛇形大理石雕塑《类群-膨胀》系列作品中,艺术家对一种实体膨胀的物理学现象进行探究。该物理现象取决于压力、温度及其他可变量。通过逐步呈现一个物体的物理变化,艺术家强调了感知对环境的依赖性,从而质疑我们惯常对现实的看法。
艺术家 迈克尔·塞尔斯托夫(Michael Sailstorfer)
艺术家 迈克尔·塞尔斯托夫(Michael Sailstorfer)
白盒子艺术馆 迈克尔•塞尔斯托夫作品展览现场​
白盒子艺术馆 迈克尔•塞尔斯托夫作品展览现场​

迈克尔•塞尔斯托夫(1979年生于韦尔登,现工作生活于柏林。)

迈克尔•塞尔斯托夫曾就读于慕尼黑美术学院,随后在伦敦金史密斯学院获得硕士学位。
塞尔斯托夫的艺术创作以多媒介为主,涉及雕塑、空间装置、建筑艺术以及影像作品。他艺术方法的基础则是转化,这种转化同时为他提供了灵感来源和创作意图,也决定了他的创作过程。塞尔斯托夫常常选取一些自己偏爱的日常物品和材料,将它们解构之后重新排序,借用它们惯有的功能和内容完成新作品的创作。这些作品对经典的雕塑与空间概念进行重新思考,并通过这样的思考为艺术在不断改变的环境中如何拓展提供一些新的可能。
 
迈克尔·塞尔斯托夫(Michael Sailstorfer)《时间不是高速公路-巴塞尔》80 x 95 x 65cm 轮胎,铁,电机,电,墙  2011
迈克尔·塞尔斯托夫(Michael Sailstorfer)《时间不是高速公路-巴塞尔》80 x 95 x 65cm 轮胎,铁,电机,电,墙  2011
迈克尔·塞尔斯托夫(Michael Sailstorfer)《火炉》150x180x470cm 钢、涂料、木头 2017
迈克尔·塞尔斯托夫(Michael Sailstorfer)《火炉》150x180x470cm 钢、涂料、木头 2017
迈克尔·塞尔斯托夫(Michael Sailstorfer)《云》 80x60 x30cm 2个卡车轮胎内胎 2002
迈克尔·塞尔斯托夫(Michael Sailstorfer)《云》 80x60 x30cm 2个卡车轮胎内胎 2002
塞尔斯托夫的作品《云》,用一截传统意义上的橡胶软管被挽成云彩的形状挂在美术馆的天花板上,貌似轻若无骨,仿佛真的漂浮在那里,带有某种荒诞的感觉,同时也给观众提供了一种来重新定位时间和空间的途径。装置作品《时间不是高速公路》是一只贴着墙壁不停转动的轮胎,它不断摩擦着美术馆的墙壁,直到自己也发生磨损。作品让人们强烈地闻到、听到、看到并联想到希腊神话里西西弗斯永远做着无用之功的故事。而在作品《火炉》中,艺术家把一辆汽车改装成一座火炉,观众观看这件作品时,首先感受到的是木柴充分燃烧时所散发出的强烈温度和浓烈气味。很显然,塞尔斯托夫对空间和雕塑的理解不仅仅停留材料的层面,相反,他请观众用情感和身体去体验自己的作品,以声音、味道、动作去补充体能捕捉的物质性,因此创造出一个令人惊艳的肉眼之外的空间。
艺术家 朱莉德·福格特(Jorinde Voigt)
艺术家 朱莉德·福格特(Jorinde Voigt)
朱莉德·福格特(Jorinde Voigt)作品
朱莉德·福格特(Jorinde Voigt)作品
朱莉德·福格特(1977年生于法兰克福,现工作生活于在柏林。

朱莉德·福格特是一位十分具有跨界研究精神的艺术家,她最初在杜塞尔多夫的音乐艺术学院学习大提琴接受专业的音乐训练,她从文学和音乐中汲取灵感,深入研究术语、现象和(事件的、知识产生的)过程,并将她的观察转化为具有高度审美性特征的、迷人的正式语汇。她图形绘画式的思维过程,以艺术史、 科学现象或哲学和文学的文本为起点,并且它们一般也会在她复杂的完成态作品中得到体现。福格特会用她自己的规则对这些资源进行分析、向它们提出、并最后转化为图像。并且在图绘之外,她的创作也包括了绘画、剪影拼贴、现成品和装置等。
朱莉德·福格特(Jorinde Voigt)《地球之歌,第四章节:告别》 141 x 200cm x 3 纸面墨水、金叶、印度墨水、油蜡笔、丙烯墨水、彩色粉笔、铅笔  2016
朱莉德·福格特(Jorinde Voigt)《地球之歌,第四章节:告别》 141 x 200cm x 3 纸面墨水、金叶、印度墨水、油蜡笔、丙烯墨水、彩色粉笔、铅笔  2016
朱莉德·福格特(Jorinde Voigt)《地球之歌,第四章节:告别》(局部)
朱莉德·福格特(Jorinde Voigt)《地球之歌,第四章节:告别》(局部)
艺术家 赛巴斯蒂安·里默(Sebastian Riemer)
艺术家 赛巴斯蒂安·里默(Sebastian Riemer)
白盒子艺术馆 赛巴斯蒂安·里默  作品现场
白盒子艺术馆 赛巴斯蒂安·里默  作品现场

赛巴斯蒂安•里默(1982年生于奥伯豪森,现工作生活于杜塞尔多夫。)

赛巴斯蒂安•里默是本次展览中最年强的一位,同时也是唯一一位摄影艺术家,他曾在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托马斯•鲁夫和克里斯托弗•威廉姆斯门下学习作为一名摄影师,里默所采用的是一种分析式和“考古学”的方法,这并非只是出于他对历史的热衷。以当下的或历史现实为起点,他所创造的图像——通过放大、增强明暗对比或者色值的转换——并非仅是简单的图示,而是揭示出隐藏在现实之下的结构与层次,由此实现在惯常的感知模式上形成新视角的可能。
 
赛巴斯蒂安•里默(Sebastian Riemer)《WNNM》100x78cm 铝皮纸面C-打印,金属框 2015
赛巴斯蒂安•里默(Sebastian Riemer)《WNNM》100x78cm 铝皮纸面C-打印,金属框 2015
赛巴斯蒂安•里默(Sebastian Riemer) 《LSMK》  81 x 104cm 纸面C-打印,金属框 2015
赛巴斯蒂安•里默(Sebastian Riemer) 《LSMK》  81 x 104cm 纸面C-打印,金属框 2015
里默近年来的一个系列是围绕着艺术史中的名作展开的。卡斯帕•大卫•弗雷德里希、卡济米尔•马列维奇和杰克逊•波洛克的作品只是他艺术史研究中的一小部分。他对大师的杰作进行拍摄,并将他们呈现为反转的摄影图像——在这里,反转指的是在图像处理过程中,色彩被“反转”,形成各自色彩的“负片”。在里默这里,马列维奇标志性的《黑方块》就变成了白方块;而卡斯帕•大卫•弗雷德里希明亮的《雾海上的旅人》则被转换成一个昏暗的夜景图像。然而,里默并未停留在对某件艺术名作的原作进行色彩模式反转这一简单的图像技术层面。相反,他利用摄影图像处理的可能性,实现了一种新的对原作和一般意义上的现实更为专注的观看。他的反向摄影使得对一件艺术作品中色彩的层次与结构这些隐而不显的东西进行高分辨率的观看成为可能。像位考古学家一样,里默向我们揭示了绘画的创造性过程及其美学的先决条件。由此带来的对于绘画个体的欣赏,以及一种持续性的对艺术原创性的评定,在这个数码时代最为典型的图像泛滥的大背景中,向我们发出一个明确的信号
艺术家 马蒂亚斯·维斯切尔(Matthias Weischer)
艺术家 马蒂亚斯·维斯切尔(Matthias Weischer)
白盒子艺术馆 马蒂亚斯· 维斯切尔展览现场
白盒子艺术馆 马蒂亚斯· 维斯切尔展览现场

马蒂亚斯· 维斯切尔(1973年生于威斯特伐利亚的埃尔特,现工作生活于莱比锡。)

马蒂亚斯·维斯切尔2003年毕业于莱比锡的视觉艺术学院,获硕士学位,师从斯格哈德·格勒。在他还没有毕业的时候,他的作品已经在德国及其以外地方的众多展览中展出。2002年,维斯切尔与几位曾经的同学一起在柏林创办了由艺术家经营的丽加画廊。这个由各种各样年轻艺术家构成的小组,随后迅速以“新莱比锡派”为名发展起来。
马蒂亚斯·维斯切尔(Matthias Weischer)《普特鲁斯·克里斯图斯》210x360cm 布面油画 2015
马蒂亚斯·维斯切尔(Matthias Weischer)《普特鲁斯·克里斯图斯》210x360cm 布面油画 2015
马蒂亚斯·维斯切尔(Matthias Weischer)《山谷》50x65cm 2015
马蒂亚斯·维斯切尔(Matthias Weischer)《山谷》50x65cm 2015
马蒂亚斯·维斯切尔(Matthias Weischer)《装饰带》50x65cm 2015
马蒂亚斯·维斯切尔(Matthias Weischer)《装饰带》50x65cm 2015
他的绘画创造出拼贴般的室内空间,有时昏暗,甚至压抑,充满看起来颇为熟悉的生活用品,但这些物品又与其所在的语境格格不入。在其中,情感与记忆被唤起,却又并不明确。一个房间的家具显露了这个空间的什么功能,房间内的物品诉说着它们可能的主人的什么特质,维斯切尔谜一般的复杂图像仿佛是舞台场景,在这当中,主角并不是人,而是物品本身:有时候他化作中表现的景象似乎十分平庸,但又颇具象征意味,看起来像是从一个古董商店,或是艺术史的仓库中借出的作品。而艺术家维斯切尔也确实曾在剧院中担任舞台设计工作。
德国8系列大展拉开帷幕,青年一代率先亮相白盒子艺术馆
艺术家 大卫·施奈尔(David Schnell)
艺术家 大卫·施奈尔(David Schnell)
大卫·施奈尔( David Schnell)《泻湖》120 x 180cm 布面油彩 2012
大卫·施奈尔( David Schnell)《泻湖》120 x 180cm 布面油彩 2012
大卫·施奈尔( David Schnell)《玩》200x140cm 布面油彩 2017
大卫·施奈尔( David Schnell)《玩》200x140cm 布面油彩 2017
大卫·施奈尔(1971年生于贝吉施一格拉德巴赫,现工作生活于莱比锡。)

大卫·施奈尔作为“新莱比锡学派”的代表广为人知,他的绘画在主题和方法上完全取材于古典绘画:用油画颜料、以透视法的原则来描绘风景,但在其中我们又可以看到属于赛博空间的元素:计算机图形、像素、数据加密和类似动画片与电子游戏中的深度透视,这些又将他的绘画从过去中抽离而将其推向未来。绘画《草地》、《游戏》和《泻湖》既抽象又写实。作品用深度透视描绘了不同层次的区域和条状色块,如果仔细观察,风景会逐渐一点点地浮现在观众眼前:草地、水、植物、水平线和天空,它们似乎在扩张和爆炸。观众对于画面凝视的时间越久,画面上众多独立的部分便会愈发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大的统一体。图像中诸多的几何结构被再现性的部分打断,再现的内容则是图像和现实世界之间的连接。大卫·施奈尔的绘画带有很大的张力,吸引着观众进入图像的深层。可以说,作品希望并且努力争取理解,但始终保持着解释的障碍与神秘感。“我与风景一直有着密切的联系”,艺术家解释道,“我总觉得穿越风景引人入胜。在风景中,我们能对空间产生最大的体验”。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