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冒险”与“再造书” 星空间展出 陈可、仝天庆双个展
在今日美术馆完成大型个人回顾展“和你在一起,永远不孤单”之后,阔别三年,陈可携新作亮相星空间,与观众见面。三年间,陈可在2013年于香港巴塞尔艺博会中以个展形式展出“弗里达·一个女人”系列之后,只在博览会及拍卖现场零星出现,本次名为“密林”的展览将集中展出陈可近期创作,呈现艺术家面对社会变化、身份转换的思考与表达。
陈可在为展览量身定做的巨幅的傣纸水墨作品《密林》前
展览名为“密林”,陈可坦言最初只是一个临时性的命名,却在整个展览计划的推进中发现与主题越来越贴切,在陈可看来,“密林”是一种现实的状态,每个人都沉浸其中。“就像在大森林中旅行,夜幕降临的时候,四处都是黑漆漆的,这时候会有恐惧,会感受到人类作为动物的脆弱”,陈可如是说。
展览现场
现场展出的陈可2015年新作《《带枞树的山丘》
现场展出的陈可2015年新作《某月某日雨》
这场展览中最震撼,并最颠覆观众对陈可想象的作品是覆盖正面墙壁、尺幅达到16米×6米的展览同名作品《密林》,这件在古老而又传统的手工傣纸上创作完成的“水墨”作品在展览筹备期间消耗着艺术家陈可的精力与体力,“成稿就换了三遍,在此之前的试验中还在不停的换纸、换材料,最后的创作也是终于找到感觉之后,用了一周时间一气呵成。因为这种大画中间绝对不能停,否则气是不对的”,陈可说。对于《密林》的材质,陈可说这并不意味着自己材料上的转型,仍然是在绘画领域讨论问题,谈到尺幅,陈可坦言作品的灵感起源是一年多前烟囱、温凌双个展上,温凌用铅笔在这面墙上的绘画,让她有了在有机会用同一个空间做个展时,也用好这面墙的想法。“这面墙两边都是斑驳的,加上整个空间有种工业废墟的感觉,很冷,我觉得这面墙特别棒”,陈可说。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策展人周翊将陈可的《密林》视为是一场“职业冒险”,在尤其深厚的纸墨背景上画自己,“没有捷径,只有自己爬上去”,周翊说。在周翊看来,陈可始终是一个“内观”的艺术家,保持着对自己的敏感,“弗里达系列”是陈可“内观”进化的开始,使用“替身”替代自己倾诉并面对观众,意味着陈可开始转向更大的视野面对世界,“这让陈可的创作更主动。用自己来表现的时候,很多时候要依赖灵感,但是用替身的代入,意味着陈可要更在创作上更主动,可以说这是艺术家的一种成熟”。
展览现场,占据正面墙壁的《密林》
展览现场
《密林》之外,陈可还在本次展览中带来了一件空间作品《覆盖》,及七组以历史上“边缘”、却又与让陈可感受到相通之处的人物,和与人物有关的风景作品,以及其它近作。周翊介绍,空间作品《覆盖》在最初的展览计划中就存在,最终选择用来自于数学模型“测地线穹顶”完成,这个代表“我们潜在的想象力与建造力,和我们立足抽象理念建立实在与可用事物的能力”的模型,将“密林”展览背后,陈可在想象的渴望与现实的呈现两端的努力达成着隐蔽的呼应。陈可说,这件作品就像“密林”中的庇护所,每个人都可以进入其中,感受被包裹的安全感。
空间作品《覆盖》内景
艺术家陈可与友人在空间内
在陈可个展“密林”展出同时,艺术家仝天庆在星空间二层展出自己的全新个展“苦海——仝天庆的一本书”。仝天庆在这场展览中,呈现了自己以“北京水源”为主题的手作书《苦海》。仝天庆说,在他上班路上,潮白河是必经之路,喜欢寻根究底的习惯让他以此为契机展开了对北京水源、特别是潮白河的“水”故事的研究。通过田野考察、口述历史的搜集以及相关资料的整理,最终成型了《苦海》一书。至于为什么将本书名字去做《苦海》,仝天庆说,借用了“苦海幽州”的旧典。早年的北京城内井水全部发苦,“苦海”就此得名。
艺术家仝天庆在向观众介绍《苦海》
”苦海“展览现场
作为一本手工完成的“书”,《苦海》中既有仝天庆手写的文字,又有手绘的小像。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的仝天庆手底的传统功夫在手工完成《苦海》的制作中展露无遗。被“裱”在现场墙上的“潮白八景”是仝天庆从《苦海》原作中抽出的作品,而在现场的墙壁上,仝天庆更是现场手工完成着文字的书写与简单白描的勾连。
仝天庆《苦海》中的绘画被直接裱在墙上,而图注和旁边的白描小像都是现场完成在墙壁上的
仝天庆作品,《第三景:粮墩远眺》
《苦海》原书
《苦海》为仝天庆手写及手绘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