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作品为“演员” “寒夜”演成创作大戏
开幕式现场,策展人申舶良、戴章伦,艺术家陈轴、刘诗园、娜布其、李然(由左至右)
由青年策展人申舶良与戴章伦联袂策划的群展“寒夜”于9月14日亮相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展览以巴金同名小说《寒夜》为脚本,选择其中四位主人公——文宣、树生、母亲、奉光为线索,邀请陈轴、刘诗园、娜布其、李然四位艺术家,分别以影像及空间装置为材质,从“创作|扮演”这一全新的创作与展览角度,开启展览空间与文本空间的对话。策展人申舶良与戴章伦请四位艺术家从阅读小说《寒夜》入手,在“分配”角色之后要求四位艺术家从各自所扮演的角度创作全新作品,重现小说中的人物关系,并相互呼应。
人物关系图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在小说中,四位主人公分别代表上世纪四十年代的重庆背景下,动荡不安的中国社会某一个特定的阶层——大学毕业并自由恋爱的文宣与树生夫妇,分别代表着郁郁不得志的知识分子与另一类知识分子的革命性,而“母亲”则代表着保守势力,又代表着某种对后代的呵护,树生的情人、年轻而多金的奉光泽意味着对这个家庭而言,充满威胁的外部力量。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回到创作上,对应文宣的陈轴坦言自己所代表的人物有些沉闷与可悲,在创作中,对人物的思考更多的表现为一种个人化的倾诉,以自己的角度对人物完成结构与再写;居住在丹麦的刘诗园将个人与故土的疏离通过影像的方式得以倾诉,并指向最终选择离开当下生活的树生,在对固有环境的告别上,双方找到共鸣,作为介入者的“奉光”,则被李然消化成一部充满冲突的短片,他邀请几位专业演员出演,以一种异化的呈现方式,代表了某种不可明说的“光明”力量。而作为“母亲”角色出现的娜布其,则以“母亲”的方式,介入整个空间,用镜子、灯光、风扇、陡坡等元素制造着一个监视者、保护者及反对者的形象。
陈轴作品《蓝洞》(截图)
刘诗园作品《最好的时刻还未到来》(截图)
李然作品《拔摩岛的夜》(截图)
娜布其作品《下过雨的傍晚……倾斜的阳光……大小不一的光斑……退去,……被冲刷……蜿蜒延伸……终点,尖利的汽车鸣笛声……消失了》(局部)
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展览现场,策展人和艺术家共同将展厅制造成一个有戏剧冲突的现场,按照原著中的人物关系,在展厅几根立柱的分割下,现场作品之间的呼应亲疏有别,同时,镜子的设计又让作品彼此之间达成着某种协作与和解,而对各位艺术家而言,这种互相之间的“亲热”或“隔膜”并无法影响各自的时间轨道——它们在各行其是,而时空在此重叠成故事。
展览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