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8“对话--色彩的空间维度”在元典美术馆开幕,演绎跨越时空的艺术对话
继“德国8:德国艺术在中国”9月6日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启动发布以来,落地各大美术馆的展览项目已从昨日密集开启,德国当代艺术迄今为止在中国最大规模的一次展示暴风上演。16日上午10点30分,展览“对话——色彩的空间维度”在元典美术馆开幕,这是艺术家卡塔琳娜·格罗斯与老师戈特哈德·格劳伯纳首次跨越时空的艺术对话。
元典美术馆现场,“德国8”活动方代表与北京各大美术馆馆长出席开幕仪式
“对话——色彩的空间维度”展览现场
艺术家卡塔琳娜·格罗斯1961年生于弗莱堡,曾在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学习,目前在那里任教。她的作品打破了绘画的边界,她不仅在巨大的画布上用画笔和喷枪绘制作品,还随心所欲地使用宽广明亮的色谱。近几年,她逐渐开始在公共空间作画,用巨大的色块覆盖建筑和自然空间。对格罗斯来说,这不是挑衅行为,也不是要占据某个地点;她把自己的艺术作品视为“公共领域内,一个画家滔滔不绝的才思”。
嘉宾们在卡塔琳娜·格罗斯作品前
观展者在卡塔琳娜·格罗斯作品前
她的老师戈特哈德·格劳伯纳传授给她经其扩展后的绘画理念:绘画就是一个“色彩空间体”。在此基础上,格罗斯以更加激进的方式开始创作,将色彩和环境结合起来:数米长的彩色织物蔓延在展览空间内,巨大的树干作为颜料的支撑,纤维玻璃碎片在博物馆或教堂门前耸起。
4L-Katharina Grosse_o.T._2014
2L-Katharina Grosse_o.T
格罗斯特别痴迷于色彩喷涂形成不同效果的各种可能性,她追求一种颠覆式的、多维度的、开放式的思维方式,用喷枪和色彩,改变、消解平面与空间、环境的边界;而她的老师艺术家戈特哈德·格劳伯纳在60年代即以“床垫画”享誉国际。
Graubner_Farbraum Xixar_1961_134,5x114,5cm_519_Foto_AnnetteKradisch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格劳伯纳绘画的核心理念就是将色彩与空间融合,将绘画拓展到第三个维度。因此,他的作品总是在画布下面填充合成棉,使之在空间中膨胀,作品也因此从“绘画”变成“物体”。
观展者在戈特哈德·格劳伯纳作品前
数十年来,他研发了非常特殊而精细的绘画技巧,使其能够创造出色彩的无限深度,例如用颜料浸透画布和填充材料后,在用扫帚和巨大的画笔对表面进行细化处理。他把自己的作品称为“色彩空间体”,不止是因为这些绘画是三维空间中的真实存在,更因为它们本身就构成了非客观的、自成系统的、空间的色彩景观。观众须得亲身邂逅他的大型作品,方才能够领略“薄雾”后的色彩在幻觉中的移动,以及它们影射出的某种张力——冷色和暖色的辐射,会彰显空旷或深邃,也会让人感知活力四射、安详平和、欣喜若狂或平静沉着。
戈特哈德·格劳伯纳作品 彩色空间物体,黄色 合成棉布面油彩和丙烯1986
彩色空间物体,暗红 合成棉布面油彩和丙烯1988
戈特哈德·格劳伯纳作品 布面混合颜料 创作于1961-1963
两代艺术家用色彩谱写了从现代到当代的艺术传奇,本次展览将持续到10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