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庄新媒体,各种“看不懂”

作者:丁晓洁 来源: hiart.cn 2011年6月20日 资讯展览
其实,宋庄美术馆的条件还不具备举办新媒体群展的能力,在“虚实同源——2011北京新媒体艺术年展”开幕这天,由于不堪巨大的用电量,所有的话筒和音箱都停止了工作,策展人兼主持人王泊乔在现场开幕仪式上哑着嗓子让围观的人群保持安静。而新媒体艺术年展这次所面对的考验似乎不仅仅是硬件设施的不足,更重要的还是宋庄对这门“新艺术”的接受程度。
6月18日,“虚实同源——2011北京新媒体艺术年展”在宋庄美术馆开幕,据学术主持栗宪庭介绍,这次的新媒体年展是第一届,以后还将继续举办,当记者问道作为学术主持的他对这些新媒体作品有什么感受时,老栗说自己还没看过作品,就是挂了个名,具体的事情都是由执行策展人去完成的。看来,著名乡绅老栗俨然已经甘做宋庄的一张名片了。再一转眼,栗粉们就开始和老栗合影,然后前呼后拥地把他推进展厅一起看展览去了。
这次宋庄新媒体年展集合了中、澳、奥、美、韩、港五个国家与地区的策展团队,但可以看出作品的质量良莠不齐,正像去年歌德学院曾在今日美术馆举办过一次德国新媒体展,当时的嘉宾阿克曼就曾说,展览是挺好的,但并不代表德国新媒体的真正水平。由此可见,现在国际性展览日益增多,但是真实的对话是否存在,我们看到的到底是什么层面的作品,这些还都未知。
执行策展人张海涛在随后的采访中说道,这次的展览只准备了三个月,在宋庄美术馆如此紧张的经费条件下能够开幕就已经是胜利了。当记者问道为什么在现场屡屡听到有观众说看不懂作品,张海涛说这个问题有艺术家也在论坛上提到过,他认为“看不懂”是因为从上世纪90年代到现在,从最初的录像艺术到如今的数字艺术,人们似乎对新的媒介总是存有陌生和排斥的心理,很多人反而更容易接受录像这种方式,但是新语言的出现并不代表新媒体艺术年展就是晦涩的。同样的问题在另一策展人兼艺术家吴秋龑看来是十分正常的,他说,我关心的是中国的新媒体艺术如何摆脱西方的影响,中国在战国时代百家争鸣,当时的科技就已经很发达了,我们更应该追踪溯源才对。
在随后的论坛环节除了本次展览的艺术家和策展人其他参与者并不多,相比起开幕式上凑热闹的宋庄行为艺术家和一些围观的艺术群众,论坛所企图达到的平等、自由、交流显然还条件不足。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