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凌瀚个展开幕,博而励画廊奉上大数据时代的“狂欢”
身处大数据时代,我们享受网络便利的同时,也被其所扰。当浏览网页后,走在网络“沙滩”上,每个人都会留下记忆的“脚印”,且无法抹去。艺术家叶凌瀚敏锐的捕捉到人工智能对生活带来的影响,将数据碎片与网络推送信息作为“纹身”,以演算法烙印在二元“舞者”身上,带来一场数据的狂欢。

叶凌瀚个展现场
这次,博而励画廊为叶凌瀚呈现他的架上作品“Lucy”第二集以及向马蒂斯致敬的影像《舞蹈、纹身,数据的狂欢》。他在2016年已然深切地意识到一个难以改变的生存现状, 即无所不在的互联网已全方位地渗透进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了把感受到的这种“未来”的降临进一步地视觉化,叶凌瀚以“互联网写生”的方式将“截屏”转换到他的艺术实践里,不断探索并且反思网络时代的便利与忧患。

叶凌瀚个展现场

叶凌瀚个展现场
叶凌瀚将浏览网页中所推送的图像信息截屏,给五个舞者箍上一层特殊的皮肤,其灵感来源于西方野兽派大师马蒂斯的作品《舞者》,在五个显示屏中,每个电子人物最开始的姿势都来源于油画《舞者》,而后随着音乐的起伏舞动身体,那些现实中常人难以实现的姿势,扭曲、大胆且充满动感,而皮肤上不断变换的图像更使观众们头晕目眩,仿佛沉溺在这饱和度极高且杂乱的光线中。

《舞蹈、纹身、数据的狂欢 》 五屏录像 1分10秒 2018

《舞蹈、纹身、数据的狂欢 》 局部
本次个展所展出的“Lucy”系列,是叶凌瀚经历2016年AI元年之后,以三百万年前在东非草原上第一个直立行走的人Lucy为原型进行的拼贴实验。在电脑中输入“Lucy”,大量的信息蜂拥而出,包括人物、圆球、光波、植物等。他将图像以剪纸的形式呈现出来,喷上五颜六色的喷漆,并一层层黏在画布上,既有现成品的手工感在里面,也反映了这些图像在电脑上出现的背后,同样是人在操纵的控制性。在网络世界中,用户失去了自我意识,品味被二进制数据计算出来,“这一系列作品与互联网有关,带有一点科幻的味道。”

《LUCY-W-001》 250 x 250 cm 布面丙烯 2018

《LUCY-Y-001》 200 x 300 cm 布面丙烯 2018
无论是电子录屏中的舞者,还是画布上覆盖的一层层“Lucy”,叶凌瀚都是以数据狂欢来反映当下这个人人离不开网络的世界,或许我们的网民身份早已被那些0、1组成的算法所控制,却深陷其中而不自知。

叶凌瀚个展现场
展览持续至2018年7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