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都“与西安有关” OCAT西安馆春季三展开幕
3月19日下午,OCAT西安馆举行了2016年春季展的开幕式,“艺术于我而言——西安美术学院油画系98、99级毕业十年展”、“姚清妹:三足鼎及其鼎纹研究 —— 关于‘镰锤’符号起源与发展的几种假设”、“西安角项目首展——蔡龙飞:测试盒”三个展览在OCAT西安馆的三个空间分别呈现。当天西安的气温高达26摄氏度,俨然夏天已经来临;前来观展的观众的热情就好似当天的温度,将整个场馆推向一次又一次高潮。
展览开幕式现场
“艺术于我而言 ”由岳杨策划,是西安美术学院油画系 98级、99级毕业十余年后的一次集体的梳理与回望。除了展示作品之外,每个参展艺术家应邀写下自己毕业后的经历与故事,这也成为了展示的一部分。每个人的经历和精神层面都不相同,观众通过阅读参展者的故事,从而更好地了解这些作品。参展者中大部分都是正在从事或者从事过美术教育的工作,但也有人走上从商、导演甚至普通工人的人生。此次展览也是一次18年后的聚会,西安美院油画系是他们曾经生命的交点,也是人生的分岔口。
“艺术于我而言 ”1层展厅
“艺术于我而言 ”负1层展厅
“艺术于我而言 ”2层展厅
这些展出的作品有架上绘画、雕塑、影像等不同形式,但都是98/99级认为的、他们毕业十几年来最能代表自己的作品。
王洋油画作品:《雨人》、《三颗卵》、《袜子》、《白墙》、《用白色浇灌》
高扬《雪山下的小村》、《秋旅图》、《山居图》,材质为瓷板、釉下青花
赵玉强影像《静默》1-4
董韬 《我的生活》 尺寸可变 摄影装置 2015
陈小杰 《孤独的表现伤痕之十一》、《孤独的表现伤痕之十二》、《孤独的表现伤痕之十五》
陈永利 《33》 13200g 装置 2015
王毅 《循环》 高清1080P彩色有声视频4’20’’ 2015
《孩子们眼中的我》,绘画均为视频中的孩子们所创作的王毅
艺术家姚清妹的个展是关于呈现自己通过对于三足鼎及其纹饰的研究,探讨“镰锤”符号的起源和发展,该现场更像是文献展和装置艺术的展览现场。姚清妹生于1982年,是常驻巴黎的艺术家。此次她在西安短暂地驻留,通过对西安的历史环境和博物馆进行深入的研究。
“姚清妹:三足鼎及其鼎纹研究 —— 关于‘镰锤’符号起源与发展的几种假设”展览现场
一走进这个空间就会产生一种“错乱感”,这种错乱感来自于精神上。三足鼎的图片、泥塑分布在展厅,就仿佛来到了一个考古研究现场;墙上书写着“镰锤”符号以及符号的变形——这些都是姚清妹的研究;现场也播放着多个视频,还原了姚清妹的研究过程。其中她研究了新石器时代巫术和目前人类饮食文明的联系等。
视频中播放着姚清妹对“镰锤”符号演变的讲解
墙上满是三足鼎的图片以及泥塑
关于“镰锤”符号的推导
此前,曾有众多人对OCAT西安馆产生这样一个质疑:“高冷”但不接地气。有很多声音认为OCAT西安馆带来了众多国际化或优质的展览项目,但是却与西安本地的“地缘”生疏。此次的“西安角”项目正是立足于这一背景之上,策展人杨西表示这一项目选择的都是在西安生活的艺术家,从而呈现他们的作品;“西安角”是个持续性的项目,计划每年大约有6-7次的呈现,2016年的艺术家已经选择完毕。杨西还表示,其实西安本地并不缺乏藏家,只是西安的藏家似乎都更“信任”或者“迷恋”去北上广购买作品,对西安本地的艺术家和作品的关注度仍然缺乏,这就让西安的当代艺术产生了一种尴尬。
“西安角”项目介绍
策展人杨西为大家导览“西安角项目首展——蔡龙飞:测试盒”,他头顶的作品为蔡龙飞原作《片段-2》
十张一模一样的《片段-2》,为淘宝画工所做
蔡龙飞是“西安角”项目的首展艺术家,他带来了十余幅原创油画以及装置。但现场却看见有十幅一模一样的油画,实际上只有一张是蔡龙飞本人完成的——他完成了作品《片段-2》后,并没有直接将作品送入美术馆或画廊,使作品没有走上一条艺术品流通的道路;而是把这幅作品的图片发给淘宝,让淘宝的画工画了10幅一模一样的,并且他再购买这些“自己的”画,使原作品的艺术属性被完全抽离,成为了单纯的消费物。这样一来,作品便进入了一个新的语境,并且完成了观念上的转译。
蔡龙飞 《片段-4》 30×40cm 布面油画 2015
蔡龙飞 《Machine》 175×175cm 布面油画 2013
蔡龙飞 《未命名-31》 40×50cm 布面油画 2015
蔡龙飞 《片段-11》 80×100cm 布面油画 2016
蔡龙飞 《测试盒》 40×50×40cm 2016
展览将持续至5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