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展前传 张淼携部分新作率先亮相西五
时隔五年,张淼个展再度亮相西五。名为“脱尼斯多年展——张淼个展前传”的展览意味着本次展览的特殊性,这是五年后张淼在西五的第二个个展,也是即将在年底于草场地C空间开幕的张淼个人展览的预热。展览展出了张淼部分新作,并在西五空间第一个展厅内力图呈现艺术家个人工作的状态,而在第二个展厅内,张淼在自己2008年毕业展上引起极大关注的毕业作品也得到了毕业展之外的首次亮相。

张淼新作亮相C5空间
从五年前以恣意的涂抹张扬自我个性的“至自己”,到今天为即将到来的个人大展做热身,张淼用五年时间找自己,而在策展人周翊看来,张淼在变得“更完整”。周翊解释说,在他看来,张淼是当代不多见的“老式”艺术家,他的作品更像是前文明时代的包含人类对文明理解的创作,而不是单纯的视觉艺术。张淼的作品是“完整”的,这种“完整”在于,作品的每一个细节——无论是画面中的某一道涂抹,还是别出心裁的画框制作,对于张淼来说,其起源与目的都无比清晰,他清楚自己作品中一切的来源,也清楚自己作品索要达到的完整的状态与表达。在周翊看来,张淼的作品很难归类为雕塑或者绘画,而更像是绘画之前的某种创作形式。

张淼新作

张淼新作,无论是黄铜抛光的画框还是画面中精致的圆形粘贴条都是艺术家手工打造

作品背面细节
张淼显然是一个有些与众不同的艺术家。在现场我们所看到的所有粗糙或精美的黄铜制品,都出自张淼本人之手,这种打磨的功夫时而让张淼也心生疑惑,而在周翊看来,这种“手艺人”的状态恰恰是张淼创作精神的体现,他严肃地对待他的作品,同时悉心照料自己的作品。周翊说他认识的张淼是一个“不太好懂”的艺术家,长期的手工工作让张淼对自己手里的工作无比清楚,在他与别人对于作品的交流中,很容易陷入自己的语境。同时,谈到布展,周翊也提到张淼习惯于在创作的时候从布展或者环境考虑作品,“就像是在画岩画,而不是可以脱离建筑或者岩洞存在的架上绘画,这种创作当然会受到一些环境的限制”。

装饰成红色风格的展厅
如今在四画室读研的张淼,看起来作品面貌有些远离绘画,对此,周翊解释说,对于张淼来说,他可能将所有的材料——绘画、雕塑、画框等等,都统一应用于自己的表达。对于张淼来说,可能绘画是不完整的,雕塑也是不完整的,对于精神表达或者其它表达都是部分性的,都需要放弃很多东西,比如“真实”,而对于张淼来说,他又是一定要表达“完整”的。因此,很难讲张淼的创作归类为雕塑或者装置,事实上,他或许是一种更严肃的绘画艺术家。
谈到本次展览,策展人周翊说希望将本次展览作为张淼年底个人大展的一次热身。作为关注张淼多年的前辈、老师,周翊坦言从毕业展的时候就收到张淼作品的很大震撼,“那件作品当时看到很意外,明显是从美院出来的学生做的作品,但是他把很多美院的东西都抛弃了,却保持了严肃而不是全扔,这个其实是很厉害的,以前都没有见过”,而将这件作品在毕业展的状态之外再次呈现,也是本次展览的筹备初衷之一。

2008年张淼在毕业展上的作品

张淼毕业展作品使用的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