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后艺术家斩获“2016约翰·摩尔绘画奖(中国)”大奖

在上海民生美术馆内的展览现场
“2016约翰·摩尔绘画奖(中国)”于3月28日在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揭晓获奖名单,同时,从152件最终入围的作品中选出81件作品组成展览。

展览现场
秉承为艺术家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的原则,“约翰·摩尔绘画奖”这个1957年创设于利物浦的奖项,在2010年由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与英国约翰·摩尔利物浦展览基金会联合引进后,在已经结束的三届奖项中推出了多位青年艺术家、并坚持客观公正地以匿名方式评选,与英国本地的赛事同步,形成着跨越中英两地的常规艺术赛事。

来到现场的约翰·摩尔侄子Barnaby Moores
约翰·摩尔绘画奖每两年举办一次,由艺术家投稿一件作品参与匿名评审,经由具有国际视野的有中英双方代表的评审团队的评审决出一名大奖得主以及四名“约翰·摩尔奖”艺术家,五位获奖选手将与英国的“约翰·摩尔绘画奖”评出的五位获奖艺术家共同进入利物浦双年展的特别单元,而新一届约翰·摩尔绘画奖得主还将获得2017年于约翰·摩尔先生的家乡——曼彻斯特举办个展的机会。

2016约翰·摩尔奖英国奖项评委丁乙现场宣读获奖名单
2016年的约翰·摩尔绘画奖(中国)大赛评委由来自英国的Gerard Hemsworth(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教授及艺术硕士系主任)、Sarah Pickstone(2012约翰·摩尔绘画大赛一等奖得主)、Tim Marlow(皇家艺术学院艺术总监)以及中国代表刘韡和生活工作在法国巴黎和德国海德堡的杨诘苍组成,经过七个月的征集与评选,从包括港澳台在内的三十四个省市与地区的2850位艺术家的作品中选出获奖作品。本届奖项于3月28日在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揭晓大奖,中国美术学院摄影系导师、生于1965年的郎水龙凭借其作品《基本工具》斩获大奖,八零后艺术家雷绍文、卞少之、王旺与出生于1992年的艺术家张杨共同获得“2016约翰·摩尔奖”艺术家。

四位“约翰·摩尔奖”获奖艺术家与颁奖嘉宾

张杨 《OLDNEWS》 110x200cm 布面油画

王旺 《蚀地》 100x200cm 布面油画

卞少之 《显影》 150x150cm 布面油画、丹培拉

雷绍文 《废墟图》 251x175cm 绢本麻布水墨
本届约翰·摩尔绘画奖大奖得主郎水龙刷新了“约翰·摩尔绘画奖(中国)”奖项获奖艺术家的年龄记录,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约翰·摩尔绘画奖(中国)的“引进者”凌敏说,“约翰·摩尔绘画奖在英国有近六十年的历史,始终是一个挖掘绘画者的奖项,而不仅仅是一个面向青年艺术家的奖项”,她说,在国内很多艺术家年轻时候从事绘画,可是后来因为种种原因会与“绘画”保持一定距离,但是在她看来,这并不妨碍他们在绘画中表现出来的“精彩”。来到展览现场的约翰·摩尔侄子Barnaby Moores说,约翰·摩尔当年参与很多绘画奖项却都未能获奖,但是他始终认为并不是自己画的不好。约翰·摩尔奖项本身就是创设为“绘画”本身的——所以约翰·摩尔奖坚持匿名,以保证公平。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大奖得主郎水龙出生于1965年,是八十年代中国美术学院附中的第一批学生。多年从事建筑摄影的郎水龙对建筑、对尘埃有着特殊的感受。他的创作方式也与建筑现场息息相关:在建筑工地上,他将画布平摊其中,放置种种“基本工具”,等待尘埃的覆盖,“以扬尘为墨,借变化莫测的风协助绘制物影,顺应尘埃自然飘落在画布上;同时用画笔擦拭画布上的尘埃”,光阴荏苒,在与自然的对话、妥协与抗争中完成作品。

大奖作品
郎水龙 《基本工具》 128x168cm 亚麻布、尘埃
新闻发布会最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教授汪大伟向艺术家颁发收藏证书,宣布收藏艺术家获奖作品《基本工具》。

新闻发布会最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教授汪大伟向艺术家颁发收藏证书,宣布收藏艺术家获奖作品《基本工具》